2月2日上午,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活动邀请中外记者,走进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感受中国高铁速度,追寻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轨迹,见证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中国铁道博物馆是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包含正阳门展馆、东郊展馆、詹天佑纪念馆三大馆,主要负责铁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工作。正阳门展馆是由历经百余年沧桑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而成。1959年新北京站建成通车后,当时名为“北京站”的正阳门东车站随之结束自己的使命。2010年10月23日,这座古老的火车站以崭新的角色和面貌——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正式对外开放。
在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中外媒体记者走进博物馆宽敞的圆弧形大厅,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巨大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列车三代机车浮雕,在大厅顶部铁路标志性Logo的映照下,极具视觉冲击力。在博物馆一层的转角,大家看到大名鼎鼎的“龙号”蒸汽机车(复制品),该机车曾在中国早期的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使用。京张铁路兴建历史、新中国铁路发展情况……中外媒体记者一边聆听展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边拍照、拍摄视频。
1876年,当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20万公里的时候,中国铁路依赖外国力量才艰难起步。如今,中国高铁发展虽然比发达国家晚40多年,但经过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均投产3500公里,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世界惊叹。现在,中国高铁总里程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总里程已能围绕地球赤道一周。
在正阳门馆地下一层的沙盘模型专题展区,记者们参观了高铁桥梁、车站、京沪和京广高铁大型数字沙盘模型,以及青藏铁路沙盘模型。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产生了一个个世界铁路之最:有运行场景最丰富、最难施工的青藏铁路,有热带的海南环岛高速铁路,有跨四省可开行重载列车的大秦铁路。以2008年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为标志,中国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树起了世界高铁商业化运营标杆,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截至2021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
复兴号动车组的展示和体验是此次采访的重头戏。在博物馆三层的互动区域,大家分批体验了动车组模拟驾驶舱。复兴号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机车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不同型号、规格、功率的复兴号机车模型前,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兴号动车组普遍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散式,车头为可降低空气阻力的流线型。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还向中外媒体记者推荐了馆内的互动设施,一系列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影视投影、模拟体验、多媒体触摸、沙盘演示等项目令现场记者啧啧称赞。
文字:庄蕊
图片:张维民
编辑:王耀晨
审核:魏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