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两区”建设结硕果
2022-10-08 11: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Ameco四机位机库。供图

16年5月,作为北京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顺义区开启了一场产业开放式探索改革,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的126项试点任务落地,打造了14项全国首创案例。2020年10月13日,顺义区召开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动员部署大会。随着“两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9月28日,顺义“两区”建设累计新设企业8938家,“两区”项目累计入库875个,累计落地551个,三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

14项全国首创 探索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2015年5月5日,北京市获批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16年5月5日,顺义区获批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成为全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排头兵。

“作为全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顺义区自2016年起通过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推动了126项任务落地实施,打造了航材共享、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4项全国首创典型案例,探索出文化贸易、跨境电商等一批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北京市乃至国家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作出了顺义贡献。2019年,顺义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0.2%,比试点前提高11.8个百分点,服务业项目吸引合同外资占到全区99%。”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介绍。2019年5月,顺义区出台了3.0版《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新一轮试点过程中,顺义区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强化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天竺综合保税区开放引领功能,在临空经济、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化贸易、国际人才服务六大领域,着力促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落实和示范项目落地,既突出“全国首创”“北京首例”,也注重关联产业聚集发展。

聚焦七大产业 高水平开放政策先行先试

2020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北京市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顺义组团正式挂牌。

七大产业、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顺义区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顺义区推进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一系列关键词描绘出顺义“两区”建设的方向。顺义区立足区位优势,以“产业开放+园区开放”为主线,聚焦航空服务、跨境金融、文化贸易、商务会展、数字贸易、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七大产业,在全区多个产业领域推进服务业开放,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融合发展示范区。在2021年度北京市“两区”建设成效评价中,顺义区排名全市第一。

两年时间,顺义区紧锣密鼓地推进政策落地实施,“两区”建设成绩优秀。10项市级任务(含协办)全部完成;区级政策任务85项,已落地84项。围绕跨境医药、航空服务、文化贸易等优势特色领域,形成了15项“全国首创或首批”试点政策,其中航材保税物流供应链新模式、文化保税助力文物和艺术品贸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保税功能助力文化展示拍卖新业态发展3个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药品器械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文化艺术品和文物综合服务平台等4个案例向全市复制推广。7项政策入选北京市“两区”突破性政策,占政策总数的22%。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主题日系列活动中,3个案例入选“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个被全国推广、2个被全市推广,创新案例数量全市最多;3项政策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项目加速落地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两区”建设是进入“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政策机遇,是“十四五”时期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子”。自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顺义组团挂牌至2022年9月28日,顺义“两区”建设累计新设企业8938家,“两区”项目累计入库875个,累计落地551个,三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展现了顺义“两区”建设的加速度。今年1至8月,新设企业2809家;入库项目346个,落地项目186个,在推外资项目17个,均排名全市前列。1至8月,顺义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全市排名第四位,平原新城排名第一位。

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区”建设跨步向前,顺义区针对企业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着眼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开设全市首个“两区”建设“一窗通办”服务专区,制定为“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成立涉外民事审判团队;积极推动“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政府配套服务”改革,编制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顺义区服务业开放发展的要素供给进一步优化,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今年4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成立,合并原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核心区行政区划。原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红线范围内作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管区。除此之外的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范围内区域115.7平方公里作为政策覆盖区,由相关镇街承担属地管理职责,接受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在产业规划落地、招商引资方面的统筹协调和考核评价,充分借助临空经济区雄厚产业基础、发挥综保区平台优势、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功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航空服务、物流贸易、商务会展、产业金融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顺义“两区”建设陆续落地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正在建设中的新国展二期项目将成为北京地区展览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展馆,建成后将吸引更多专业展、新兴展、国际展落户,促进国际会展与国际商务、国际消费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首都国际机场开通了北京自贸区建设以来的首条第五航权航线,加速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助推首都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

众多龙头项目的落地,带来了产业上下游的资源聚集,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顺义区成为对外开放高地。


作者: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