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曾是大运河的奶娘”,小说《洋桥破浪》为苏庄闸桥立传
2023-02-09 14: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顺义本土作家许福元的36万余字长篇历史小说《洋桥破浪》出版。苏庄闸桥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枢纽连接起潮白河和大运河,作者将这段尘封的历史用小说形式再现,讲述一段动人的顺义故事。

《洋桥破浪》出版。

许福元是顺义区仁和镇临河村人,也是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会员。其长篇小说《洋桥破浪》以史实为依据、顺义苏庄闸桥兴废为线索、1917年(民国六年)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2年民国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潮白河经苏庄闸桥以每秒600至1000立方米流量,连续十四年向北运河补水达3000多亿立方米,为海河清淤、轮船航运、引水济津,力保天津商埠地位,有力支撑了当时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动人故事。

许福元收集的苏庄闸桥位置图。

“正是由于有潮白河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流入北运河,大运河北端也由通州延伸到了顺义。”许福元告诉记者,关于大运河水系,现在读者所看到的资料及文学作品只写到通州,至于通州以北的水系描述,北水南济,尚属残缺断裂或几乎空白。苏庄闸桥作为将潮白河水源源南输的交通枢纽,几乎已被淡忘或忽视。本部小说,使大运河水系文化带趋于完整,将断裂的历史链条衔接起来,填补历史空白,丰富了大运河(潮白河段)文化带内涵。

许福元考察苏庄闸桥遗址。

书中更是汇集了大量顺义文化元素,挖掘历史有呼奴县旧址、张堪种稻等。文物涉及牛栏山碧霞宫、无梁阁等。水系有箭杆河、潮白河等。红色元素有与李大钊一同遇难的共产党人李昆事迹、八百扁担砸鸡蛋局等。许福元自序:“落笔之处是家乡”,从作品中便可以看出他对顺义的热爱。

许福元查阅、复印的材料摞起来有一米高。

记者在书中看到,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苏庄闸桥的兴废,更像是一部民国历史兴亡的缩影史。从民国总统到总理,从县知事到村正村副,从乡绅到贫民……无不卷入到苏庄闸桥的盛衰荣辱之中。

苏庄闸桥老照片。

“这是顺义区第一部以历史文物为创作题材的长篇小说。苏庄闸桥虽属近代文物,距今不过百年,这样一座位于顺义区的‘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建的水利工程’,顺义能够真正了解这座桥的人并不多。”区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胡广星表示,作者历时三年多,查阅资料一百余万字,复印纸质材料数千页,从而全面细致地研究这座闸桥,揭开了关于苏庄闸桥修建原因、过程、质量以及后来塌毁原因等种种谜团,还原了历史真相,为研究、探索顺义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前,《洋桥破浪》一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团结湖湖边草书店、顺义新华书店等全市各大书店上架。


作者: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