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城市品质,用好“绣花”功夫,顺义区城市管理委注重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围绕区域环境更有品味、城市更有韧性、运行更有保障、服务更有温度的目标,加快城市管理向“智管”“细管”“共管”转变,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绣”出城市高品质。
“匠心”抓“细管”
细节彰显城市的品质,也体现城市的温度。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顺义区城市管理委从细节处着眼,持续聚焦城市管理重点领域和难点、堵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修复后的府前街,路面平整,标志标线清晰。
空港街道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处。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项整治,深化环境建设考核方案,修订环境整治提升方案,解决属地管理交叉、管理盲区问题,2022年累计建账、解决各类环境问题3.2万个。面对市政道路维护、“门前三包”等8个方面薄弱环节,主动向前一步,开展专项治理。在新顺大街建立“门前三包”示范街,用“流动红旗”调动商户自治的积极性,综合治理了占道经营、门店广告、垃圾分类等问题。维修道路、人行步道5.5万平方米,治理井盖病害1160个,开展架空线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梳理架空线135公里,维修、粉刷路灯11000余基。为解决居住区“飞线充电”“进楼充电”安全隐患,建设了1.2万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减少火灾隐患。在2022年,首都环境建设考核中,顺义区多月获得全市第一。
顺义区生活垃圾焚烧三期,建成后顺义区焚烧垃圾能力由700吨/日提升至1500吨/日。
强化精细管理,提升市容环境面貌。推行“以克论净”清扫保洁模式,开展不间断巡回保洁,在重点商业街区开展深度保洁,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作业率提升至95.8%。每年为各属地配备更换1万个四分类垃圾桶,覆盖全区各村居,方便市民分类投放垃圾,共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86个。建成顺义区生活垃圾焚烧三期、厨余垃圾应急项目、渗沥液处理工程,形成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格局。
“巧心”抓“智管”
科技赋能“绣花功夫”正渗透进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智能化、智慧化,不仅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也在悄无声息提升群众获得感。
国泰宜宾商场停车场采用智能收费系统,实现无人值守。
顺义火车站停车场,在实现无人值守的同时,还可为附近居民提供夜间错时共享停车。
扫码、支付、扣费、通行、无人值守……智慧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停车场无人值守,为居民停车提供了更多便捷。这样的智慧停车场在顺义区已有81个,2.6万多个车位分布在各大商圈、医院、超市、居住区等地区的周边,提升了群众出行的体验。此外,顺义区在22条道路推行路侧停车收费改革,2617个车位收费不再依靠收费管理员发纸条计时,车主停车后,视频系统自动录入、计时,车主只需通过北京交通APP或微信公众号即可完成缴费。
林河南大街整合公共设施资源,实现了“多杆合用”。
为净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合公共设施资源,方便群众出行,遵循能合则合原则,母杆按照路灯杆、交通设施杆的顺序优先选择,对各类杆体进行合并。林河南大街道路工程、顺福路道路工程、仁和园四街道路工程、顺泰路道路工程、法医街环境整治提升配套工程实现了“多杆合用”,161根智慧灯杆集交通工程、智能交通、照明杆体于一体,路灯可实现远程控制,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城市环境景观水平,也节约了能源。
智慧无处不在,顺义区城市管理委不断拓展智慧城市管理应用。燃气远传监控系统可以合理调配燃气气源,供热联系驿站实时监测供热情况,利用路侧停车视频系统24小时监控道路状况,实现市政设施、城市运行的精准、高效、稳定。
“贴心”抓“共管”
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是一项高度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社会协同、多元参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2022年,顺义区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18.91%。
双丰街道社区居民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礼物。
为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双丰街道为居民办理“绿色积分卡”,以家庭为单位记录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次数,积分累计到一定数值后,可以兑换礼品,促进居民提高自主分类率。
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开展厨余垃圾堆肥活动。
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居民将家中厨余垃圾送到堆肥点,志愿者负责堆肥发酵,厨余垃圾就地升级变成“黑金土”。志愿者在把堆肥送到居民手中时,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员,促进源头减量。
环保小卫士手抄报。
“小手拉大手”是垃圾分类的重要抓手。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委、区妇联连续开展了六届垃圾分类环保小卫士手抄报评选活动。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色彩,精美的构图,表达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体会。2022年,活动面向全区一至三年级学生征集作品27000余份,层层筛选后1417份作品参与网络展示,超25万人浏览。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理念在青少年中进一步筑牢。
城市之兴,居者皆有其责;城市之美,居者应尽其力。通过深入推进关口前移,充分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推动区镇街领导、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门店业主、群众共管共治,形成管理合力。
接下来,顺义区城市管理委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下足“绣花”功夫,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绣”出精致优美、和谐宜居、群众满意的“城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