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
顺义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无数的传说故事散布在潮白河畔
记录着顺义村庄的变迁
蕴含着同宗同源的精神凝聚
顺义融媒推出《一个村名一个故事》系列报道
本期走进顺义区高丽营镇北王路村
村庄档案
地理位置:位于顺义区西部
所处镇域:高丽营镇
成村时间:唐代
村名由来:元代曾名汪路,明代又改名王路。后村庄分为三,该村居北,故名“北王路村”。
村名成因
历史说:《顺义县志》记载:唐代建村。是古御道经由之处,相传唐太宗东征返回路过此地,故称“皇路”,后因地面低洼积水,元代曾名汪路,明代又改名王路。后村庄分为三,该村居北,故名“北王路村”。
方位说:唐王东征路经此处,看见道路年久失修,又泥泞难行,故有怨色,指东边问:“那是什么村子?”一位聪明机智的近臣答:“东王路。”说着,又转身指着西边村子说:“这是西王路。”唐王看了看这位大臣,幽默地说:“那是南王路了。”此后,三个村都以各自的方位而得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北王路”这个村名才固定下来。
村庄历史沿革
唐代贞观十九年,唐征高丽班师回朝,建普济寺,以追悼阵亡将士。明代嘉靖十六年及清康熙五十二年均曾重修此寺,现已拆除。现存明清两代“普济寺重修碑”石刻两通。普济寺重修碑为明嘉靖十六年重修普济寺所立,碑存于顺义区文物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王路村村民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平整土地,通过互助合作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20世纪70年代,北王路村开始陆续开办企业,先后开办玉器厂、珐琅厂、棉纺厂等。
近年来,北王路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修建了数字电影放映厅、图书室、健身广场、休闲公园、公共停车场等。该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北京郊区生态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