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刷脸”
即可完成清晨签到、午餐结账
教师通过手机端
可查看晨午检情况、线上听课……
如今在顺义的校园内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创新场景不断丰富
顺义正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赋能顺义教育改革发展
提升区域智慧教育建设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光明小学教育集团“双师课堂”精彩瞬间。
近日,2024年顺义区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在仁和中学召开。在课堂教学观摩环节,光明小学教育集团围绕“双师课堂”常态化教学场景,将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和线下互动教学有效结合,让不同校际间的教师和学生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实现了共建精彩课堂,共享教学资源。
牛栏山一中学生展示人工智能课程学习成果。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3个重要特征,而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牛栏山一中所展示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场景,彰显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创新理念。牛栏山一中2023级创新(2)班彭思航说:“在本节课上,我认识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运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捕捉生活情境中的特征因素,把它抽象为具体的模型,进而让机器人去识别这些模型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启发。”
仁和中学的学生“刷脸”完成清晨签到、午餐结账。
在案例分享环节,与会嘉宾共同了解了仁和中学通过构建平台、技术创新和系统整合三个核心步骤,结合智慧管理、智慧课堂和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教育教学工作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有效提升育人品质。
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学校教学和管理各个层面,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引进项目、构建课程、推进应用、丰富资源平台建设等措施,让学校在数字赋能促进课堂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教师通过视频融合平台在线听课。
顺义区智慧教育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鲁郑介绍:“顺义区将继续以新型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为根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应用融合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
顺义区将不断丰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场景,构筑“云网融合、云数联动”的智慧教育新基建,创新“数据驱动、多元智能”的教育评价新机制,锻造“数智融合、应用创新”的数字素养新队伍,提升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水平,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顺义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