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灯笼已经挂在了海淀的大街小巷。
夜晚亮起的彩灯让整座城市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扑面而来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
这过年啊,要说“年味”最浓的地方,那肯定要属于“家”。
“家”是团圆、是温暖,是跨越千山万水也会思念和惦记的归宿,但对于海淀的他们来说,这个“家”是日思夜想的企盼,更是久别重逢的期待。
快过年了,今天小编也给东升镇塔院的小伙伴送上一份新春大礼,提前探访他们正在建设的“新家”。
“新家”长啥样?建设的怎么样了?
小编独家探访↓↓↓
▲全屏播放更清晰~
新家:双泉嘉苑
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是市级重点“保障性住房”项目海淀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核准名称为双泉嘉苑。
项目东至京藏高速绿地,西至小月河科技园西路,南至林学院北路、北至小月河科技园一号路,占地5.8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共有回迁安置房10幢,住宅1845套。
项目由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建,回迁安置房工程荣获了2019-2020年度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双泉嘉苑设计风格整体简约现代,外立面采用米色、白色、灰色为基调色,褐色和深绿色作为点缀,建筑材料环保节能,使用装配式部件。
为了让村民有更多的选择,项目设计了25种户型,从43.02平方米的一居室到116.91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屋设计舒适宜居,南北通透。
采访时,冬日暖阳正透过窗户洒进屋里,温暖舒适,看着即将要入住的新房,小编能够想象,不久的将来在这个充满期待的空间里,爸爸在阳台上侍弄心爱的花草,孩子在客厅里看书、学习、做游戏,猫咪窝在沙发上打呼噜,妈妈端着刚出锅的喷香的饭菜,招呼一家人收拾饭桌吃饭,回迁上楼的村民们将在这里展开新的幸福生活图景。
从塔院村到双泉嘉苑,站在双泉嘉苑最高层28层往下望去,小月河河水清清、环境优美,蜿蜒曲折盘绕小区西面。
而南边俯瞰下去,即将崛起的海淀东部新地标——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三期自持地块集体产业用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从塔院村到双泉嘉苑,从居住空间逼仄的城中村,到绿树围绕、鸟语花香的森林都市风景,塔院的村民们已经等待了6年。
▲资料图
原塔院村双泉堡地区曾经被称做“四环边上的唐家岭”,此前该地区有万家灯火北四环店、盛宏达商品城等14家大型综合市场,摊位和商户数量庞大,导致车流量大、外来人口聚集、违章建筑泛滥,村民平房加盖三层以上的院落比例高达60%。地区流动人口有近10万。存在环境脏乱、治安案件频发、消防隐患大、住房建筑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地区,因此被列入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计划。
▲资料图
2015年8月、9月原塔院村分别启动宅基地、非宅腾退工作,陆续关停疏解万家灯火装饰城、盛宏达商品交易市场、尧舜建材城等14家大型市场25万平方米。
2017年5月,原塔院村回迁安置房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2018年3月启动主体结构施工。
▲资料图
2019年10月,十幢住宅楼结构封顶。
2020年11月主体结构完工。
今年就能住进新家,小编从东升镇了解到目前项目施工完成,正在开展分部分项验收工作,计划2021年4月底完成园林绿化施工,计划同年交付村民入住。
特别贴心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留住村民们的“乡愁”,保留双泉堡的文化记忆,小区里设置有2500平方米的乡情文化主题景观区,在绿植的选择上也以乡土树种为基调,乔木灌木错落搭配,打造四季变换的植物景观,小区绿化率达30%。
社区内部建有一条环形健身步道,也会与外部公园市级绿道相连,构成更大范围的健身系统。
为了让居民生活更舒心,小区还配建了1870个车位以及托老所和幼儿园。
期待新家!❤
王芳/文、图、视频、制作
部分图片来源东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