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一场大雨,让海淀山后地区冷泉村的西山林语小区遭遇积水。由于地势较低,加上排水管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该地区每逢大雨经常积水。记者从区水务局获悉,针对该地区的防洪改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评估,预计8月取得立项批复,今年年底开工。
记者了解到,降雨发生后,海淀区水务局通过水务大脑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即时发现了冷泉地区周边出现积水,立即调配抢险队伍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并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和属地进行处置。“当时的瞬时雨强太大了,山洪迅速下山,再加上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足,很快造成了积水。”海淀区水务局工程科科长王东东说,西山林语小区建在山下,整体地势较低,多种原因造成了路面和小区内迅速积水,最深处超过了半米。
险情发生后,海淀区水务局积极协调北京排水集团、消防、西北旺镇政府以及水务抢险队等多方共同抢险。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险,路面积水明显退去,抢险人员完成积水清除之后,继续帮助小区物业和居民将地下室的积水清除。
“这个地区因为排水管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所以连年积水。”王东东说,海淀区水务局即将对该地区的防洪标准进行提升,设计洪水标准将提升为50年一遇。
他介绍道:“为了加快实施进度,冷泉北沟治理工程将分两期实施,一期为冷泉二号街至冷泉路,河道按规划蓝线疏挖873米、岸坡与两侧绿地无缝衔接,绿化面积约2.9万平方米,配套建设防洪闸1座,桥涵2座。二期为航材大道至冷泉二号街,河道按规划蓝线疏挖498米、岸坡与两侧绿地无缝衔接,绿化面积约0.8万平方米,配套建设3座桥涵。”
记者了解到,冷泉居住区位于海淀山后地区京密引水渠绿色生命线南侧,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京密引水渠,属南沙河流域。居住区范围内主要排洪河道为冷泉沟及其支流冷泉北沟、冷泉截洪沟,下游分别通过冷泉东倒虹吸、冷泉西倒虹吸穿过京密引水渠,向北接入团结渠及团结支渠,最终向北入南沙河。
冷泉居住区总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环山村、颐阳山水居、温泉二中、西山林语等居住区2.8平方公里的汇水入冷泉北沟后入冷泉沟,南羊坊村西南2.5平方公里的汇水入冷泉截洪沟后入冷泉沟,冷泉路东侧5.2平方公里汇水入冷泉沟。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评审,预计8月份取得立项批复,年底前实现进场施工,明年汛期前将完成全部工程。(记者 谢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