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城市大脑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21-10-22 11: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0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举办的“2021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期间,海淀城市大脑项目成功获得全球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使能技术大奖”。近年来,海淀区积极探索实践以“海淀城市大脑”为重要抓手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证明了其技术和管理能力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走在全国领先前沿。

“管理员,请将近期海淀区内疑似违法渣土车情况通报给我。”只见执法人员通过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迅速及时筛查出近期出现闯红灯、不苫盖、遗撒等渣土车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并对其进行了快速布控拦截。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检查渣土车可不是这样的,起早贪黑不说,有的司机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对没有造成遗撒,给我们的执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过去往往由多个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晚上“蹲点儿”去查渣土车管理,如今城市大脑可以通过全区的摄像头再加上AI算法识别车牌,几秒钟即可完成。这只是海淀城市大脑应用的一个简单场景。

海淀城市大脑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巩振文介绍,“海淀城市大脑”,建立一个将海淀区政府数据、中关村企业数据、辖区社会数据、互联网信息等进行融合,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模拟人类思维,织成一张无所不在的“感知网”,打造解决各种城市治理难题的“杀手锏”,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一“屏”调度 尽览全局

在海淀区政府多功能指挥大厅里,记者看到一面高5.8米、长19.2米的巨幅屏幕上,汇聚了海淀全景地图、实时监控画面、各种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等多类信息。海淀城市大脑实时、精细地感知着海淀区431平方公里的“心跳”和“脉搏”。这如同具有生命体征的巨型系统,不仅第一次实现了全方位感知城市信息,也实现了城市治理领域的大数据融合。

巩振文介绍:“这遍布城市道路的探头就像是城市的‘眼睛’,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就是城市大脑的‘视觉中枢’,能够全天候感知路面各类车辆通行信息,采集车牌、外观颜色、挡风玻璃等车辆特征。平台还具有类似人脑的思考能力,实现‘以图搜车’、车辆通行规律分析等功能。”

据了解,海淀城市大脑已汇聚20多个市区部门数据,通过接口、数据、资源进行对接,打造“三融五跨”的55个城市大脑业务场景应用,涵盖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城市交通、应急指挥、能源等领域,为重点车辆的不规范行为治理发挥作用。在“渣土车治理”场景中,海淀城市大脑集结7个政府部门、14家高科技企业,建立起渣土车全流程管理系统,实现对渣土车多种违规行为的智能识别、轨迹追踪和自动处理。形成更精准、更高效的执法新模式,对渣土车违法行为初步实现看得清、逮得着、罚得了、管得住。

融合指挥 智慧运营

据介绍,城市运营管理从技术支撑演进方面分为4个阶段:1.0阶段——“人拉肩扛人海战”,一个电话、两眼摸黑奔赴现场;2.0阶段——“系统辅助人干事”,系统扩展了人的眼睛、耳朵,辅助支撑双手双脚;3.0阶段——“系统学会干人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让系统逐渐学习人的经验,实现“算力”替代“人力”;4.0阶段——“系统干事人想事”,系统成为工作主力,实现城市运行、评价、发展的整体智慧化。城市大脑一直在探索实践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之路,使城市变得更“聪明”,努力为精细治理、智慧治理、科学治理探索新手段、新路径。

在收到“切换到占道场景”的语音指令后,城市大脑大屏幕上跳出相应的事件现场,同时,当日辖区内占道情况、事件数量、处置进度等信息全部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进入某一个案件,还可以看到相关案件类型、问题描述、所属区域等,案件的处置过程、处置前后对比图也一目了然。记者看到,一个共享单车占用盲道的案件,16点10分共享单车公司收到信息,16点16分分派工作人员,2分钟后工作人员接受任务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处理完成时间为16点18分。从事件发现到处置完成,全程只用了8分钟。

海淀城市大脑集成融合指挥和智能运营两大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灵活的信息交互展示、全量的数据资源调度,还能形成智能的分析研判学习功能,以全域视角一屏尽览海淀全局,推动区域智慧治理进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共享共建 创新沃土

海淀城市大脑作为改革创新平台,更是为在自主研发领域勇于攀登的创新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淀城市大脑以“创新合伙人”为主体,充分激发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动力活力,聚焦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场景,统筹智能业务应用取得实效。

海淀区水务局贯彻城市大脑“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严格遵循“需求牵引、业务驱动、三融五跨”顶层设计原则,采用我区自主创新企业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利用量子点光谱检测方法,实时监测河道水质,服务于水清岸绿目标的实现,也为海淀企业提供了场景应用。

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是,海淀城市大脑通过百度搭建的AI计算中心,集结了百度、寒武纪、比特大陆、第四范式等数十家AI算法和AI芯片企业的技术,首次实现了国产AI芯片和算法的适配。除此之外,中科大脑、华为、科大讯飞、千方科技等78家数字经济行业头部企业也通过海淀“创新合伙人机制”加入到城市大脑产业联盟,全面覆盖算法、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智能设备等城市大脑领域产业生态。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到智慧化,海淀城市大脑正在快速“进化”,充分发挥自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赋能海淀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示范性建设,预计今明两年初步具有多元感知、智能分析、统筹指挥、共治共享的能力,2022年底建成城市治理感知神经网络,城市大脑全面完善,不断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

未来三年,我区将全方位完成平台体系建设,把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和新时期产业发展平台,实现“优政”“兴业”“惠民”三大发展目标,助力海淀区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形成新时代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海淀经验、海淀模式、海淀表达,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记者 吕天翔 文/摄)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