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评估认定结果公布,北京市200所学校获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99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合格。其中,海淀区共有25所冰雪运动特色的学校上榜,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市育英学校等以各自的特色榜上有名。
营造冰雪一零一
一零一中有着冰雪运动的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老校友们就在学校湖面上凿冰做泳道,开展冬泳、冰球、滑冰等冬季活动。2010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学生冰球社团。如今,2022北京冬奥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一零一中抓住这次冰雪运动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营造冰雪校园,助力冬奥运动。
校内有5个人工湖,湖面整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一零一中有易于搭建的室外冰场,开展花样滑冰、冰壶比赛等。学校还拥有200平方米的仿真冰教室和400平方米的体能训练室,为开展全体系的冰雪运动提供良好条件。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冰雪运动课程,组建了滑雪社团、滑冰社团,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一门冰雪运动技巧。
每年冬季下雪结冰时,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优势开展冰雪嘉年华,组织学生走到室外感受冰雪带来的快乐。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积极为有冰雪运动天赋的学生搭建提高的平台,成立了一零一中冰球队,进行专业训练和深入培养。
球队自建队以来成长很快,在各项冰球赛事中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有多名队员入选北京市冰球队。前不久,校高中部白一童、马思成同学被中国冰球协会授予冰球项目“运动健将”称号。“运动健将”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仅次于“国际级运动健将”。
校长陆云泉表示:“我校作为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校、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以实际行动响应《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提高广大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和运动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冰球杠杆撬动清华附小
从百年前的成志学校到今天的“成志教育”,清华附小传承清华大学体育精神,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在学生层面体现出“我的课堂我喜欢,我的课间我选择,我的项目我做主”的特色。按照“有趣、出汗、技能、安全”的原则开展体育教育,清华附小成为海淀区冰雪运动示范学校。
清华附小的冰雪运动面向全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组织冬奥知识竞赛,参与率达到100%,真正做到“人人知冬奥常识,人人懂冬奥礼仪,人人学冬奥项目”;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全校性的冬奥知识授课;邀请冰雪项目冠军走进附小;为北京冬奥会助力代言。
小冰场连着大奥运。学校仿真冰场启用吸引更多清华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校长窦桂梅说:“正如学校的‘十三五规划’指出,将以冰球为杠杆,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运动也进一步丰富了清华附小的体育课程,为孩子们一生打下了学习的底子、身体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
踏冰起舞五一小学
从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开始,五一小学作为海淀区冰雪项目示范校,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列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中,连续几年通过开设冰雪运动体验课程,以及组建学校冰雪社团等方式广泛开展冰雪运动,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回忆起学生们第一次体验滑冰课程接触滑冰运动,虽懵懂无知,但掩盖不住内心喜悦,个个跃跃欲试、激动万分,穿冰鞋、系鞋带、戴头盔,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都想第一时间踏足冰场。
初出茅庐的孩子们一出场便喜气扑面,自行着装的七歪八扭,让人忍俊不禁,彼此间笑逐颜开。在经过老师和家长志愿者一一耐心调整后,一排排英姿飒爽的滑冰队便熠熠生辉,伴着专业教练的保驾护航,孩子们终于上冰了。
刚上冰的孩子们在冰面上小心谨慎,动作憨态可掬。虽然冰场上不时有摔倒的学生,但孩子们都不怕疼不怕摔,爬起来继续认真地练习。在教练们耐心地指导下,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滑行技巧,从开始推着小椅子滑行到独立直线滑行再到绕椅子弯道滑行,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体验课,聪明灵气的孩子们都掌握了一些滑行技巧,有了很大进步。“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积极锻炼,热爱冰雪活动,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孩子们说。
五一小学还将持续在其他年级的体育课程中增设冰雪运动内容,并安排了更多时间来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爱好。为向学生普及冬奥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冬奥会宣传工作,学校开展了冬奥文化校园冰雪作品展,力争让每名学生都成为2022年冬奥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同时也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了解冰雪、参与冰雪、热爱冰雪的热潮。一幅幅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背后,都是一颗颗期盼冬奥的心,书法作品中的一笔一画都饱含了孩子们对冬奥盛会的期待。(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