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日前,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中关村西区周边对部分餐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营业场所环境卫生、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员工健康监测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向商户积极宣传推广《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新内容,倡导辖区餐饮企业针对外卖食品采取“封签”的相关措施,确保外卖食品在运输途中未被打开,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据了解,4月1日,北京市地方性标准《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规范》提出了通过网络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的餐饮安全管理要求,入网商户进行打包时“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者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规范》实施后,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响应“外卖封签”推荐地方性标准,及时将标准的内容传达到辖区内餐饮企业,倡导入网商户自律落实外卖“封签”要求。
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崔志强介绍:“在北京市地方性标准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发布和实施后,我们对辖区的商户,特别是外卖平台进行规范的宣贯。我们倡导外卖、餐饮平台和固网的商户落实外卖的分销要求。通过封签可以进一步保障在运输途中食品的安全,确保运输中食品不被打开。”
在检查当天,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苏州街的天使大厦,对这里临街的老乡鸡快餐店、喜家德水饺店等多家餐厅进行检查。除了检查店内的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情况,执法人员也对店家进行了外卖封签的宣贯。
记者看到,这里的餐厅都能自愿并很好地执行外卖封签的要求。在接收到外卖订单时,餐厅工作人员对打好包的外卖进行了封签,并提示外卖小哥在配送过程中不能打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封签是不能打开的,如果中途打开,将无法复原,对食品的安全性又多了一重保障。
据崔志强介绍,区市场监管局将践行“海淀标准”,先行先试,以《规范》实施为契机,加大对辖区入网餐饮商户的宣贯力度。一是规范外卖送餐行为,高于行业标准执行,提升辖区外卖餐饮品质和消费者的获得感;二是在疫情期间,积极推进外卖商家落地“封签”规范,形成社会各方食品安全共防共治共建格局。(记者 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