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北京市育英中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2023年“科技引领强国有我”航空航天科技节重要活动——“与航天英雄杨利伟面对面”在北京市育英中学隆重举行,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现场为同学们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课”。
今年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太空20周年,在分享环节,杨利伟从自己的“飞天”故事讲起,不仅介绍了首飞太空的经历,更分享了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历程与感受,航天英雄的故事引发同学们阵阵热烈掌声,其中有趣的瞬间也让现场充满了欢笑。
随着这堂“航天课堂”分享交流的深入,杨利伟还现场给同学们提出了小问题:“你们知道从火箭发射到飞行器入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吗?”“大家知道太空和天空的分界线是什么吗?”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了杨老师的提问,并且反应快、答案准,杨利伟感慨说:“现在的孩子们对航空航天认识和了解比我们当年强了很多!”
在活动开始前,学校向全校同学们收集想问航天英雄的各类问题,并进行了统一汇总,同学们热情高涨,共收集到1700多条提问,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们也现场提出了他们的问题。
“杨老师您好!在我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一篇您写的文章《太空一日》,文中您描述了非常惊险的一幕,当时是怎么回事?您遇到了什么困难?”“杨老师您好!请问您第一次‘飞天’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杨老师,在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是怎么与地球进行通讯的呢?有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同学们的提问既有科学问题,也有飞行感受,更多的是想要了解英雄航天员勇担重任,突破与挑战中的种种细节。
杨利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向同学们介绍了飞行员克服心理障碍,缓解压力与紧张的种种办法,他勉励同学们:“航天员也会有压力和紧张,但是我们要学会自己排解这样的压力,同学们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过不去的事情,遇到难题和困难,也要学会为自己缓解压力,克服困难。”
面对表示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同学,杨利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身体好,身体素质是成为航天员的基础,其次要努力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员需要应对更多的科学问题,需要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希望同学们都好好学习,让自己长成祖国需要的模样!”分享交流结束后,学生代表为杨利伟献上鲜花。杨利伟在学校藏书《天地九重》上签名并与各年级的同学们亲切合影留念。
“今天,我向杨利伟老师提出了航天领域的科学问题,通过他的回答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在的航天员们更有勇气和底气完成好任务,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员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我更加希望自己今后也能够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北京市育英中学高一六班的常家杰同学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作为活动主持人的北京市育英中学科技教师赵玉杰表示:“活动中看到同学们这样踊跃积极地参与,这样崇拜我们的航天英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认识到航天事业的伟大和自己今后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北京市育英中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近300名师生在现场聆听了分享,其余师生同步在礼堂、教室观看了直播。 (记者 陈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