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教育回归本真。从学生的个体角度而言,教育的最大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持续推进“双减”的过程中,海淀区永泰小学既能沿袭学校课程特色,又能构建适合学情、校情、生情的特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建构,秉持“空间即教育”的理念,真正为学生打开学习空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赋能学生成长,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体验
“老师,这是个圆环吗?”“在古代‘好’指的是中间的那个孔,‘肉’指的是除去孔的其他部分。《尔雅·释器》里说‘好肉若一,谓之环。’”老师认真解释着,引经据典,一看就做了不少功课。这是永泰小学今年1月寒假自主游学中,在国家博物馆的一幕,大家争先恐后去看那枚玉雕环。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是以“旅、行”为基本形式、以“学”为重要目的课程。在实施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亲身实践,真正地融入生活。
学校带领教师共同制订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本的京内、京外八大系列的研学内容。在北京市内,主要进行博物馆系列和京味文化的研究。博物馆系列中,带领学生到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等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地点开展不同主题的研究学习。京味文化系列中,教师们从古都北京、民俗北京、风情北京三个方面开展主题研究。例如在风情北京这一系列中,设计了园林文化、胡同文化、学院文化等板块,带领学生走进特色园林建筑、著名大学、街坊、公园等多处地点,开展小专题研究。
2023年10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永泰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不同的研学活动。三、四年级在捡拾落叶、认识物种;五、六年级在寻觅树种,有人甚至找到了树的果实。五年级7班的李若筠同学收集了很多掉在地上的小红果,她表示:“此次不但能亲近大自然,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很开心。”
在北京市之外,学校开发了包括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秦晋文化、徽州文化等在内的系列研学旅行项目。
永泰小学教学主任赵惠云介绍,课程实施过程是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最重要的阶段,可以概括为“1-3-4”模式,“即以某一个主题研学的形式,通过三个步骤、四步研学路径实施课程。”教师从课程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个阶段进行谋划,学生通过四步学习路径开展主题研学,即“先行学习—自主研学—成果分享—延伸自学”。
研学过程注重趣味性
课程实施中,为确保学生研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趣味性,学校采取小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通过教师实地调研和学生访谈得到相关信息,以此为基础确定主体,做到“一个学习地点、多个主题”,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学校带领师生开展了以“走进儒学故里,传承先师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三天的研学中,每天都有不同的研学小主题,实现“游中研”。在乘坐高铁的过程中,以高铁知识知多少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高铁标志,了解高铁文化;在曲阜,学生以“至圣文庙祭先师”“至圣林中感敬意”“谢师礼仪亲体验”为主题,通过参观孔庙、孔府、孔林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在儒学胜地感受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来到济南,通过参观山东省博物馆了解山东历史,突出知识性和实践性的融合。在赏趵突泉、大明湖时分别以学生饶有兴趣的小主题研学活动带动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秀美、泉城文化的底蕴。
课程实施后,大家对研学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层级,研学总策划人、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参与对象,以及不同的角度。从学校层面看,课题负责人和执行人带领各年级组汇总研学活动的成效和问题,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实施下一步研学活动;从教师层面看,各教研组长带领本组研学确保学生研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趣味性教师进行活动总结,主要对本次研学中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受学生欢迎、促进学生自主研学的环节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最终上报到学校进行研究讨论。
开展多元课程评价
赵惠云认为,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主体为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家长、研学地点的游客等。课程评价内容方面,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指引,以学校该课程确定的关键能力为核心展开,包括学习习惯、知识习得、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以各项评价细目为依据,实施过程性评价,兼顾形成性评价。
赵惠云表示,“研学旅行课程已然成为学校课程的一抹亮色,备受学生青睐。每一次研学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显见。随着跨学科学习的不断深入,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也将在新的育人之路上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服务学校特色发展。”
据永泰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京丽介绍,十多年前,学校就着力于校本课程研发,先后开设了手风琴、书法、形体、单片机等几十门校本课程。学校将“体验教育”作为发展特色,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设多种体验途径。2021年11月,永泰小学与内蒙古敖汉旗康家营子学校建立拉手学校,对该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帮扶,实现双赢。
“研学活动是一种将教育与旅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交流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的研学旅行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实践和责任等能力,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刘京丽说道。 (记者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