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海淀”客户端气象科普学习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2024-05-13 09: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暴雨、山体滑坡、沙尘暴预警……气象预警系统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有着重大意义。今天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近日,海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气象局为“掌上海淀”客户端气象科普学习实践基地揭牌,共同邀请来自海淀多个中小学的“气象小主播”走进海淀区气象局,了解气象预警知识,并为他们举行颁奖仪式。

活动开始,学生代表们在海淀区气象局参观了智慧气象监测系统,观看气象科普宣传片,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并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学习气候变化引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原因、极端天气如何科学应对等气象知识。

“现在大家看到的智慧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显示全球的气候数据,同时,可以细分到街镇监测海淀的气象情况。去年7月,我们联合区规自委发布的多个自然灾害预警,就是依据这些气象数据分析得出。”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文军对智慧气象监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讲解。

为什么夏季雷阵雨较多?

海淀区一共有多少个气象观测站?

公众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如何监测得出的?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兼有山地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于地势原因加上城市热岛效应,比较容易形成雷雨天气。”

“海淀一共有24个气象观测站,其中国家基本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3个。多方气象数据观测整合后,就会形成日常手机端收到的预报信息,方便居民查看。”

在气象会商大厅

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云图观测

更是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这一次听叔叔阿姨讲了很多气象知识,以后生活中我会多观察多记录,当好学校的‘气象小主播’。”学生代表分享道。

随后,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主任佟志伟,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鹏,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文军,北京减灾协会秘书长房志玲,北京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人郭佩芸共同为“掌上海淀”客户端气象科普学习实践基地揭牌。

作为海淀区官方移动服务平台,“掌上海淀”客户端一直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新揭牌的气象科普学习实践基地,正是“掌上海淀”客户端在科普惠民领域的新探索、新实践。

据介绍,目前“掌上海淀”客户端服务功能已覆盖海淀29个街镇,截至4月底,装机量已超416万。“掌上海淀”客户端开发的海淀科普庄园小程序,上线超700条涉及气象、人防、消防、健康生活、环境保护、航天知识等领域的科普学习知识。居民可通过在线视频学习、音频学习、图文学习等方式获取能量,积累一定能量后,可免费兑换学习奖励,形成了线上科普+线下互动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业务资源、用户资源的互通互联,打通融媒+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日后,“掌上海淀”客户端将充分利用海淀区的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入融合科普教育与气象科普服务,联动开展科普讲座、组织科普研学、气象知识竞赛等活动,借助科普庄园小程序,将专业的气象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的线上学习方式向公众展示,更生动、更直观、互动感更强地呈现给居民,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

记者:张楚佳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