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的故事|走进福州新馆,走近禁毒英雄林则徐
2021-01-04 13: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今很多街道依然保留着曾经的建筑和名称,位于北京中轴线西翼的骡马市大街就是众多老街巷中的一条。

1879年左右骡马市大街街景

明朝嘉靖年间,这条街是北京南城的骡马交易市场,清代时期还在此街设立骡马局,这条大街也因此被称为骡马市大街。

骡马市大街51号有一座完整的三进四合院,被完整保留至今,它就是福州新馆。

福州新馆作为爱国英雄林则徐在京七年(1813—1820)中重要的活动场所,已在此伫立了二百余年。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代中期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历史治水名人、民族英雄。福州新馆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鸟瞰福州新馆

据《林则徐日记》及其有关《年谱》记载,林则徐多次到京并且长期在北京居住。他最早到北京的时间是嘉庆十年。当时21岁的林则徐是第一次来京参加会试,客居于曾任福建学政的恩普家,但不久落选回籍。其后,又先后于嘉庆十三年、十五年来京,最终于嘉庆十六年四月成进士。

林则徐进京

从此,他成为清廷认可的高级知识分子,为日后栖身官宦行列打下了基础。此后,经历一年多的回籍休整,于嘉庆十八年五月初六抵达北京,寄寓莆阳会馆,开始以庶吉士身份到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从此,开始了在京连续七年左右的学习和官宦生涯。

林则徐在京时期,正是鸦片等毒品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京城烟毒几乎无处不在,南城一带为鸦片烟馆、白面(儿)房子聚集之地,供瘾君子吸毒、贩毒,林则徐时有所闻。

烟民吸食鸦片工具

一天傍晚,林则徐路过骡马市大街北侧的一条小巷,见一家名为“九霄楼”的鸦片烟馆门前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便想暗中查看一番,于是走了进去。

当他来到一间硕大的房间时,见几十个“烟客”正东倒西歪地吸食着鸦片,一个个面黄肌瘦,睡眼惺忪。正在他查看之时,有个伙计将一小包鸦片举到林则徐面前:“这位客官,请您尝尝这新到的鸦片膏子,保您抽着过瘾!”林则徐急忙连连摆手。耳闻目睹了鸦片“渐成病国之忧”,林则徐沉思良久,由此产生了禁毒之念。

林则徐加入宣南诗社

七年时间里,林则徐一直担任着无足轻重的官员差事,也一直居住在宣南地区。林则徐原本是一个不善社交的人,但在嘉庆十九年,他加入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北京的诗人组织的宣南诗社,在这里他结交了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复制)

有一次,他罢朝之后,应约和诗友们赋诗,留下了愉快的回忆,并在《题潘功甫舍人(曾沂)宣南诗社图卷》诗中追忆他在公务之暇,与诗友们饮酒赋诗,抒发感怀。林则徐晚年在整理自己的诗歌作品时,仍念念不忘青年时代在京参加宣南诗社的岁月,他在《云左山房诗钞》中写道:“必作竟日叙,骊驹在门低徊,留之不能去。”回忆了诗会集会时纵谈古今,畅叙经纶的场景。

林则徐为筹建福州新馆奔波

当时居住在宣南的士子大都忧患意识极强,这也使身处其中的林则徐深受影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思想主要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嘉庆二十一年(1816),林则徐和福建籍在京官员筹资购置了骡马市大街51号的董宅,将其修建为福州新馆,林则徐日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嘉庆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上午偕同乡诸人往虎坊桥董宅,议买房屋为福州新馆,即于是日成议。

三月二十八日,早饭后往东城拜客,未刻至福州会馆,公议新馆款项,戌刻回。

四月十二日,早晨赴万隆号,备福州新馆屋价。

四月十三日,往董秋渔比部家,偕诸同人成福州新馆屋券。

十月二十一日,未刻进城,寓福州新馆。

十一月初六日,早晨拜客,午刻至福州新馆赴王兰谷席。

十二月十三日,早晨赴福州新馆商议修屋。”

福州新馆

馆中最大建筑取名“榕荫堂”,取福州多榕树、庇佑乡亲之意,为福州同乡议事、文人雅聚的主要场所。

另据《林则徐与北京》称:福州新馆共有三进院,林则徐住在第三进,如今已重新修缮,福州新馆也被公认为林则徐在京活动留下的重要遗迹。2015年腾退,2019年12月14日作为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

如今的福州新馆已成为北京市西城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馆中第一展厅陈列着以“复兴筑梦,榕荫重光”为主题的常设展览,记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光辉的一生。

第二展厅则向观众展示了当今社会上品类繁多的毒品,时刻警醒人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福州新馆展览

福州新馆开馆一年来,在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科学运营体系之下,场馆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福州新馆现貌

首先,重新开放后的福州新馆依托历史建筑和自身文化价值,用展览向观众展现出了林则徐杰出的历史功绩,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其次,在场馆的日常运营方面,运营团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前端+后台的管理模式,尤其在疫情特殊时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福州新馆现貌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通过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后人永远铭记和纪念林则徐伟大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

福州新馆现貌

文字:马梅洁

图片:福州新馆 资料图片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