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具有紧密联系群众,真诚反映民意的重要职责。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区“两会”召开期间,本报推出的“区人大代表风采”专版,展示了他们积极履行职责的风采。
区人大代表
北京金华骨专科医院副院长
金 娜
“狠接地气”认真履职
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作为80后的青年管理者,金娜把医院管理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在努力提升医院业务水平的同时,致力于公益事业,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同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坚持联系选民,走到居民身边聆听民意,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之所言。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让更多的居民就近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她带领医护专业团队组建了“北京金华骨专科医院志愿者服务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服务队成立以来,她带领大家不间断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义诊、咨询;为社区居民宣传骨关节病的保健知识、居家护理常识;每月定期为街道敬老院的老人进行医疗志愿服务。疫情期间,她组织本院的志愿者参与社区值守,并带领二十余位医务骨干,在多个点位参与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彰显了作为驻区民营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平时嘘寒问暖,乐于助人才能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用金娜的话来说,就是要“狠接地气”。自从成为人大代表以后,她对社区街坊四邻的人和事都更加关注,一有时间就会走访选民,收集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尽自己的能力履行好代表职责,帮他们谋福利、解忧愁,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之所言。作为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她积极参与专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座谈和部门预算专项审查,认真履行职责。她提出的关于解决展览路街道百万庄南街汛期大面积积水问题的建议受到区相关委办局和排水、地下管线等相关责任单位的高度重视,多次交流座谈现场协调,并于今年汛期前完成排水管路改造,解决了困扰辖区居民雨季雨水倒灌问题。
区人大代表
月坛街道汽车局河南社区
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惠胤杰
扎根社区做群众的“贴心人”
惠胤杰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工作在基层,扎根在基层,他近距离倾听群众的声音,按照群众的需求办实事、做好事,架起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工作复杂且繁琐,也是最能体会群众冷暖的。多年来,惠胤杰一直深耕在基层第一线,他深知广大群众的心声与需求,凡事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疫情期间,他带领全体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成员共筑社区防疫阵地。他有序推进辖区高龄群体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代表月坛街道到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进行全市高龄群体疫苗接种工作经验交流。他时刻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将接诉即办与未诉先办紧密结合,代表月坛街道参加“我与接诉即办故事巡回宣讲”,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惠胤杰充分利用日常联系选民、代表联系选民月等活动契机,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积极收集意见建议。在参加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时,他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他立足本职岗位,时刻关注群众诉求,坚持主动上前,积极联系走访选民群众,及时反映社情民意,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注意到辖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他提出了“关于提升社区智慧养老水平,协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的建议,区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及时反馈了办理情况。
他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选我做代表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定当加倍鞭策自己,更加勤奋、务实、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履行好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的双重职责。”
区人大代表
北京首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马洪延
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谋利益
“居民朋友们好,大家对接诉即办、养老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提出来。”2022年7月19日,马洪延作为区人大代表,回到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代表联络站与选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大家关于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养老议案办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了更好地联系选民,他还建立了微信群,及时和大家沟通,了解群众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马洪延等12名代表提出了“关于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的议案,围绕构建养老服务圈、加强养老服务统筹指导、构建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响应机制、优化区街居家养老服务三级统筹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马洪延作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经常和社区居民打交道。“作为提出议案的代表,自己也要尽己所能,在推动议案办理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他开办老年餐桌,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推动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助力推广一键呼响应机制,同时带领本单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首源坊间暖心行动队”,对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每月进行巡视探访、送餐入户、理发、跑腿代办、“我为老人办一件实事”等活动,拉近了与老人的距离,建立了情感纽带。马洪延积极履职尽责,广泛开展调研走访,积极参加“代表联系选民月”等活动,深入社区代表联络站,收集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他全程参与养老议案办理视察调研,深入区银龄老年公寓、新街口街道西里三区养老服务驿站、北草厂社区养老驿站等养老服务机构,了解医养结合及社会化运营情况、“物业+养老”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科技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情况及关于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建设情况,并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动议案办理落地落实贡献力量。“履职一年来的系统学习和广泛的走访调研,对于初次当选人大代表的我是一次系统的、全方位的提升,有助于我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马洪延表示,他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传递民声,积极履职尽责,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诺言,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区人大代表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校长
张 琳
紧跟教育改革步伐 探究守正创新之道
区人大代表张琳是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的校长,作为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她始终秉代表初心,立有为之学。在工作中,她始终紧跟教育改革步伐,探究守正创新之道,坚持做到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岗位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融入到代表履职实践中。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张琳认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体现在每一名学生的素养能力提升上。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张琳带领着学校教师特别加强了对学生们学习逻辑、生活逻辑的研究。她鼓励学生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式的学习方式变革,倡导学生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创新研究为主线……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意义。
张琳介绍,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们对白纸坊桥下拥堵现象研究的调研报告将成为自己在大会期间提出代表建议的有力支撑。“白纸坊桥位于西二环的南端,是很多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但是,早晚高峰拥堵严重,对出行造成了较大影响。这些现象引起了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们的关注,学生们结成研究小组,通过人工观察、现场调研、拍摄路口交通状况、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文献、分析数据等方法进行了研究。最终结合实际,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这份调研报告体现了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们的成长‘量质齐增’。”
张琳说,面对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区人大代表履职,都要紧紧围绕初心。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以“为学、为事、为人”的行动策略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北京西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