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京台两地文学共同繁荣发展,持续擦亮“十月文学院”台湾青年驿站交流品牌,7月10日,“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文学讲座系列活动在西城区举办。
在十月文学院,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先生之子、台湾成功大学教授夏祖焯应邀作专题讲座,围绕林先生早年生活经历、性格特征、赴台遭遇、文坛成就、撰写《城南旧事》及拍摄往事等方面进行充实、生动的解读,诠释了她专注两岸故事和妇女命运题材的写作追求,阐述了她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抒发两岸情怀的思想信念,引发了在场观众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回顾林海音先生生平,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写文还是做人,她始终秉持着质朴饱满、充满大爱的独特魅力,更切实地体会到她绵延温暖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激励京台两地文学青年用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充分依托十月文学院平台优势,为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区台办、区档案馆将多方查找到的林海音先生在京户籍档案资料及家人在京生活痕迹复印件,制作成珍贵相册,赠送给夏祖焯教授。一幅幅静态的影像,将时代故事娓娓道来,夏祖焯教授仔细翻看相册,口中不住道着“谢谢”。
一曲《送别》,唱不尽拂柳晚风、天涯分隔的离愁;一部《城南旧事》,让人们记住了一位有明亮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和旧时老北京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城南旧事》以林海音先生本人在宣南地区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展开叙述。位于西城区南柳巷的晋江会馆,一进四合院落,坐北朝南,就是她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的故居所在。2009年7月,晋江会馆还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3月开始进行修缮。
在晋江会馆,林先生笔下“春天落了一地的白色槐花,像覆盖了一层白雪”的三棵大槐树,如今已有四五层楼高,为小院遮住了夏日的炎暑,带来阵阵清凉。夏祖焯教授实地参观了解故居修缮、保护、活化利用及晋江会馆将改造变身为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的运营规划,并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座谈交流。夏祖焯教授对晋江会馆这样的老建筑重现旧时风貌,与周边现代化的城市街区环境和谐共存的规划十分认可,并当场表示,愿意将母亲的宝贵资料提供给晋江会馆,丰富展览内容,展现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谊。座谈结束后,夏祖焯与区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互赠书籍,为京台两地人文交流、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共吸引来自京、台两地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等约50人参加。市台办、区台办、区档案馆、区文保中心、椿树街道、台盟西城区委、区作协、区青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及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人民文博(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来源:西城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