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绚丽的焰火点亮鸟巢上空。鸟巢所在地北京朝阳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主会场,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会场,双奥之光照耀朝阳,为朝阳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华丽蝶变
朝阳区有一个因奥运而生的街道,名叫“奥运村街道”。奥运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陈永,一个从“洼里人”成为“奥运人”的“典型”。
陈永是奥运村街道前身洼里乡洼里村村长,洼里乡有22个自然村,人口密集、环境脏乱,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行,这里有了北京中心城区最大的“绿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也拔地而起,“洼里人”成为奥运村街道的居民。
环境变好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大家努力做奥运精神的传承者。近年来,陈永的主要工作是组织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奥运村街道创建了奥运社区大舞台、民间奥林匹克体育大赛,在奥运遗产共享和群众文化体育互融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与14年前的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元素让朝阳区的景观变得更加新潮、酷炫,位于朝阳区双井街道22院街区西南角的亮化景观以宇宙星体、雪花、运动剪影为元素,展现了立体光影的美感。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今年着力打造了彰显冬奥元素的景观,美轮美奂。
朝阳区打造了6处春节景观小品、设置7条亮丽街,52条重点道路悬挂灯笼灯饰,25座过街天桥装饰一新,凸显了国际化、科技化、时尚化。
主场担当
“近年来,我们坚持精益求精,扛起主场担当,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说。
朝阳区是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3个竞赛场馆,国家体育场、北京颁奖广场等8个非竞赛场馆的所在地,承担着冬奥会期间安全保卫、交通保障、设施保障等任务,始终以“一刻也不能停”的工作状态,协助相关部门高标准推动冬奥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餐饮、城市运行及交通等方面,朝阳打造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43个、无障碍精品路线5条,涉奥区域范围实现点位“应建必建、应改必改”。
高效顺畅推动冬奥会工作的同时,朝阳区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朝阳区启动“1+1+16+43+N”战时指挥体系,即1个总指挥部、1个前方指挥部、16个分指挥部、43个街乡指挥部、N个重点保障点位指挥点,建立三级指挥调度机制,做到争分夺秒、事不过夜。同时,朝阳全面梳理“安保、防疫、交通”三位一体闭环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内防外防联动。
产业带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积极推动赛后转型升级,吸引了全国及世界各地超过5亿人次游客观光游览,园区内还举办了各种大型赛事演出及会议展览1万余场,经过十多年发展,功能区累计实现税收1850亿元。
区域正在逐渐由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地,向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科技、商务服务六大业态融合发展的国际高端功能区拓展升级,冬奥会后,朝阳区将谋划打造双奥旅游“金名片”。
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带动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欢乐冰雪季”已发展为品牌活动,“冰立方”为全民体验冬奥项目搭建了平台,“奥园杯”中国轮滑广场赛事,推动“轮转冰”战略实施。未来,奥林匹克公园将进一步发挥“冰丝带”“冰立方”等冬奥场馆设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冰雪运动和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