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有“趣”处
八月走进博物馆
一起体验传统手工艺吧~
如何让这个假期变得有意义?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朝阳区博物馆,增进青少年与博物馆的互动,特举办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
领略国粹文化,体验传统技艺,这样有惊喜、有价值的活动你不心动吗?一起来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过一个快乐又有收获的暑假吧~
01活动主题
童心看世界 探秘博物馆力量
02活动时间
2023年8月11日 10:00-16:00
03活动地点
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朝阳区建国路23号)
04活动行程
10:00-10:30 课前准备
10:30-12:00 参观博物馆
12:00-13:30 午餐
13:30-14:00 观看体验紫檀雕刻技艺展演
14:00-15:00 专业教师科普、讲解榫卯知识
15:00-15:30 动手体验组装传统榫卯结构、桌椅模型
15:30-16:00 颁发“小鲁班”证书并合影留念
05报名方式
本活动面向5周岁至16周岁青少年学生,10岁以下学生需1名家长陪同,10岁以上原则上不安排家长陪同。报名时请家长同志填写《报名表》发送至857477886@qq.com邮箱,收到短信确认后报名成功。
此次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包含传统的檀雕技艺和榫卯工艺,带领青少年走进中国紫檀博物馆,开启一场传统文化之旅,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传统文化知识。
檀雕技艺
传统的檀雕技艺,其实是包括了紫檀、黄花梨等多种檀木的雕刻技艺。主要应用于中国传统的明清家具制作当中,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以特定的形式和技法留传至今的雕刻艺术,其历史悠久,风格纯朴,讲究的是手工制作,雕刻手法融合了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平雕、圆雕、毛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它以木为锦,以雕代笔、以刀作画,雕刻题材广泛,以山水、人物、花卉、鸟兽、博古为主,构图繁茂饱满,刀法刚健豪放,画面深邃幽远,追求画意。每个图案都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等之类的美好愿望。每件檀雕艺术品都要经过木材的烘干、开料、锼锯加工、组装、手工砸膘、雕刻、清地、打磨、打蜡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制作完成。一件檀雕艺术品的制作,少则一年,多则得耗去数年的时间。
檀雕技艺是民族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华。檀雕艺术品细腻的质地,精美绝伦的雕纹花式,典雅的造型,复杂精妙的内部构造,无不展示了高超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所雕刻的各种纹饰,具有非常浓厚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对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人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榫卯工艺
榫卯:《集韵》对“榫”有记载,“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是实木家具中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标签被国人视为骄傲,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千百年的演变中,榫卯结构不断吸取手艺人的经验和教训,汇集数百代工匠的智慧,在中式家具和木质建筑中广泛应用,影响至今。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仅靠榫卯工艺,便可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使用百年而依旧坚固美丽。
榫卯结构通过凹凸紧密咬合,形成稳定而坚固的框架,不需要增加金属固定物。这种独特的连接方式,使得榫卯结构隐藏在整体建筑中,从外观上来看,整个建筑完美统一,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展现了古建筑的韵味和典雅。
榫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含而不露,透露着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内蕴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又闪耀着道家思想的光辉。由此可见,榫卯技术表象背后隐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青少年们还等什么?
快快安排~
这个假期,就是要玩点不一样的!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