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朝阳|70年前的“数字工厂”长什么样?
2023-08-27 20: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说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

“数字工厂”聚集区

到如今著名的文化与艺术聚落

你会想到哪里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地区

一定在你的答案之中

本期《档案里的朝阳》

我们继续翻开档案

续读北京朝阳五大工业基地的前世今生

这段存于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的视频档案中,是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地——774厂曾经繁忙的工作场景

作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集中建设的全国重要电子工业基地,这里曾创下多个“第一”,为我国电子工业、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摇篮”

上世纪50年代初,朝阳区酒仙桥地区出现了一批神秘的“数字工厂”。1951年10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真空管厂,也就是774厂和无线电零件厂,也就是718厂。两家工厂相继于1956年竣工,加之1957年北京有线电厂,也就是738工厂的建工投产,酒仙桥地区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电子工业城,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国电子元器件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发展新兴技术、尖端技术创造了条件。

作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这批高标准、快速建成的“7”字打头的军工企业为我国电子工业、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4年,为了加强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718厂撤销联合厂建制,6个分厂开始独立经营,大名鼎鼎的798厂就是原718厂的三分厂

随着电子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酒仙桥一带的职工住宅、市政建设、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随之逐步完善,带动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几代人青春奋斗和时代情怀的难忘记忆。

责任编辑:张雯 盛明


作者: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