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让每一个孩子“近”享均衡优质的宜学朝阳
2023-09-25 12:5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见识广、视野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质教育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让我们跟随最新一期朝阳报跨版,一起解锁:↓↓↓

让每一个孩子

“近”享均衡优质的宜学朝阳

依托20个教育集团实现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南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正在朝阳东部和南部地区布局建设;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的全市首个科学高中已列入区域发展规划;35所国际学校以实践打响基础教育阶段“留学朝阳”品牌……

孩子上学,是每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全市人口大区,朝阳区有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593所907处校址,在校学生33.85万人,基础教育体量约占全市的1/6。从“一校好”到“校校好”,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于朝阳而言,是时代命题,更是由教育大区转变为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01.

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奔跑中”的北京中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最有发言权。

2022年,北京中学教育集团成立,除了北京中学本部一校五址外,还包括分布于东坝地区的九个分校。今年,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项目正式开工,朝阳东北部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又有了“更好的教育”选择。不仅如此,朝阳在优质教育均衡化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有目共睹,2022年,教育部公布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全国135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上榜。北京市共有3个区上榜,朝阳区便是其中一个。未来,朝阳区将继续以优带新、以强扶弱,通过初中带小学、高校强附中、综合性中学扩大办学规模等形式,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朝阳路径”。

02.

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以高中为主带动整体基础教育发展,用特色化办学彰显品牌优势。

普通高中教育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全市首个科学高中落户朝阳的消息一经发出,便引发各界关注。这是朝阳区与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一次创新探索,按照建校初衷,北京科学高中将借鉴十一学校在科学实验班实践中所形成的育人经验,并汲取世界各国科学高中的先进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建设成北京市乃至全国标杆示范学校。

03.

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理念的温度凸显出“五宜朝阳”人本向度。

“五宜朝阳”建设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人。人的需要,就是“五宜朝阳”的内在动力和衡量尺度。教育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其价值就在于维持与增进人类的幸福,满足人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相反。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正因此,唯有以自由为土壤、以尊重和爱为阳光,才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生长。在朝阳开放包容的区域环境熏陶下,见识广、视野开、不怵场,阳光向上、成绩优良成为“朝阳娃”的标配。近年来,“朝阳娃”在各类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获奖数量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体质健康合格率和优秀率始终保持中心城区第一的位置,朝阳区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向哈佛、剑桥等世界排名前50的顶尖名校近三年输送中学生1012名,“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朝阳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的成长。

04.

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让“教育家精神”在每一位园丁心中扎根。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共有2.4万个小时生活学习在校园环境中,意味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师会影响学生一生。2004年以来,朝阳区共启动五轮“双名工程”,目前全区特级教师有261人,正高级教师有192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近六成,高层次教育人才总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老师”,让优秀的老师更优秀,优秀的校长更出彩,朝阳区以开放的环境、积极的政策为教育家提供蓬勃生长的“土壤”,真正推动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建设落地落实、高质高效。

然而,建设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认识上找差距,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项,在落实上找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釜沉舟的决心,着力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奋力推进朝阳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教育是民生、是环境、是功能、是竞争力。站在新的起点上,朝阳区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理念,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环境,建好“宜学”朝阳,培养出一流的未来人才。

文 | 崔杨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


作者: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