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先锋|于兴川:用钉钉子精神,锤炼执法风采
2021-08-04 09: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出日落,星辰更替

有这样一群人

沉默无声的守护这座城市

这其中离不开

一代代城管人的默默付出

他们被误解过、被诋毁过

可他们依旧坚守岗位

为了这个城市在努力着

用钉钉子精神锤炼执法风采

从市容监察到现在的综合行政执法,干了30多年的行政执法工作,已经是大家口中的“老于、于哥”的于兴川,身上依然有股子闯劲。健步如飞、嗓门洪亮,做事也带着一阵风,“早干完早踏实”,他总是这么说。其实,身边人都懂,他说的“踏实”,是让问题快些解决,让群众得到满意。

作为一名老队员,于兴川经历了早年城管执法的不易,也见证了这份不易给首都发展带来的助力。每当与同事交流工作或会上发言,他总爱把“守土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挂在嘴边。凡事冲在最前面,自然就成了他的一贯作风。

2019年夏,于兴川管辖的新源西里社区和顺源里社区牛王庙南院“疏整促”工作全面启动。整治拆除私搭乱建,是摆在他面前的重担,那段日子,无论他的同事还是家人,都比平时更少看见他,因为大部分时间都被于兴川用在了违建的认定、动员和拆除工作上。相较于社会单位,居民沟通工作需要更细致的投入,挨家挨户地解释法规不说,还要汇总大伙儿的困难和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争取用最短时间达成共识。遇到居民不理解时,于兴川坚持“见到人、坐下聊”的原则,帮对方解决合理诉求,一谈谈到晚上八、九点钟是常事。

于兴川下社区检查执法时很少坐执法车,能骑车就骑车,一手挑起了新源西里和顺源里两个社区的活儿,能如数家珍般说出社区各家商户的基本情况。“左家庄小区多、道路窄,骑车能更快捷地深入街巷的边边角角,及早发现问题,好未诉先办,一举两得”。于兴川这样说道。

疫情期间,他经常蹬着车一条街一条街地下去检查,落实防疫常态化下的燃气安全、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要求不松懈,对不达标的工地、商务楼宇、七小场所等联合吹哨整改,消除隐患。

“不迁就违法行为,哪怕现场话说重点儿,为的是整改效果实实在在”。在今年入夏的夜晚,于兴川和同事先后查获4辆违规上路的渣土运输车,面对车辆方的软磨硬泡,他严格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相关条款,说明案由和处理办法,让对方明白了“一微克”行动的重大意义并主动配合完成了处罚,体现了他强硬的执法态度。

“基层工作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是想想大家一旦有事,第一个可能想到的就是我,马上就有干劲了。”如今,新的攻坚任务开始了,社区内外又看到于兴川骑车飞驰的身影。

正是这些沉淀下来的思考和总结

让作为城市管理最基层的于兴川

在品尝了酸甜苦辣的执法历程后

更脚踏实地地守护在左家庄这片土地上

让居民生活的城市更规范,更有温度


作者:

朝阳区左家庄街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