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马池口镇宏道村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契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通过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拆违控违行动,扎实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着力打造环境、生态、人文等多角度多层次的乡村发展新蓝图。
道路宽敞、屋舍俨然、胡同整洁……如今走在宏道村内,处处都能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原来村内主干道路两侧堆放的杂物和私搭乱建被一一拆除,道路恢复原样,宽度明显增加;非宅腾退后的荒地上建起了停车场、移植了各类花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更是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颜值”,赢得了村民们一致认可。
“现在我们村柏油马路宽敞整洁,街边绿化带修整一新,环境越来越好,吃完饭沿着街遛遛弯,心里别提多美了!”看着村里发生的一处处喜人变化,村民刘华竖起了大拇指。
环境的变化离不开村里党员的带头作用,更离不开村民积极响应参与。据了解,为了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宏道村多次召开“两委”联席会,党员、村民代表会结合村庄实际,细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做到早部署、早动手、重实效,确保环境整治不留死角盲区。同时,在集中整治村内街巷存在的乱堆乱放、私搭乱建问题后,还通过优化村庄布局,新建维修花墙、围墙600余延米,清理各类垃圾500余吨,新建村中小花园1500平方米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整治过程中,我们共清理了村内328处点位,其中,拆除私搭乱建82处共3319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97处共6986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138处、清运生活垃圾3处、整治农村厕所23处、污水治理2处,验收合格率100%。”宏道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学英介绍,该村对拆违及非宅腾退的11000余平方米的荒场进行了平整、更换新土,并移植花卉万余株,绿化面积近1.6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8%,同时绿化覆盖延伸到了村内胡同两侧及绿化死角、盲区,形成一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乡村靓丽风景线。
在下大力气整治环境的同时,宏道村还积极回应村民关切。在村内北侧及河东新建两处停车场、新增200余个公共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修建健身娱乐广场,安装运动健身设施,满足村民日常的休闲健身及娱乐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在入村口安装交通信号灯,保障村民日常出行安全。
此外,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宏道村还成立了清洁队和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网络化管理”日常管理机制。同时,利用周末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带动村民共同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切实为村民提供舒适、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我们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多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并入户指导,努力做到从源头分类,实现屋外看不到垃圾桶,垃圾杂物不落地,将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新常态’。”宏道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立仁表示,接下来,宏道村还将在村内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开展景观提升工程,让村庄从“绿”起来,到“亮”起来,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文/王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