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逸闻趣事话西山》宋家姐妹的故事
2022-01-14 10:2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作者:施会泉

在燕山脚下有个叫宋进包的,自幼父母娇惯,可身体总像个小癞瓜,经常闹病闹灾的。俗话说,武大郎卖豆腐,人怂货软。宋进包在街面上免不了要受人家欺负,所以,父母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古怪名字。意思是长大了像包公一样当大官,就不会再受人家欺负了。可是,到了二十四五岁上,也没弄到一官半职,仍是在家种田。待他成家后,一应事务由媳妇料理。

宋进包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宋青,一个叫宋兰,眼下都长到十七八岁。这宋氏姐妹人模样长得出众,又有心计,成了宋家的两个台柱子。

且说,这村里有个土霸王,他有两个儿子,也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龄。这哥俩仗着老子的势力,无恶不作。有次宋进包去挑水,这哥俩往宋进包的水桶里撒尿,宋进包气不过,就找到土霸王说理。土霸王脑瓜一转,心想,你家两个闺女长得漂亮,正好给我儿子做媳妇。于是,土霸王就给了宋进包20吊钱,并说了些客气话,又让儿子给挑了几趟水。然后又说:“你家两个闺女,正值婚配年龄,咱们就做门亲戚吧!”宋进包见土霸王有钱有势,也不敢说些别的,钱又不敢不收,只得承认了这门婚事。宋青、宋兰从外面回来了,问爸爸这钱是怎么回事,谁这么好心眼儿?宋进包没有说什么,此时离年关近了,怕一家子过不好年。过了年,宋进包才把实情和老伴儿、闺女说了。宋青、宋兰问:“应了吗?”宋进包说:“摇头不算点头算,谁敢说别的。”母女三人也没了主意,都埋怨宋进包。过了几天,土霸王家就派人接宋氏姐妹先过门,下婚帖聘礼等一切规矩以后再说。土霸王人多势众,宋氏姐妹只好来到他家,但决心已下,说出大天来都不能嫁给那两个畜牲。土霸王见这姐俩不从,就罚她们做苦工,天天要她们给他家磨麦子,由土霸王老婆做监工。就这样,宋氏姐妹早起晚睡,在磨坊里走着那永远走不完的无穷尽的路。宋青、宋兰实在熬不下去了,一天,宋青跟妹妹说:“咱们把这刁婆子扔井里得了,也算给爹爹出口气。”这姐妹俩趁着土霸王过生日喝得烂醉如泥之机,就把土霸王老婆投进井里。姐俩跑回了家,将来龙去脉和父母说了。宋进包说:“你们又惹事了不是,这如何是好?”妈妈说:“让她们躲起来吧!”可是这两个闺女,谁也不肯走,都说要死也死在家里。妈妈想了个主意,跟宋进包说:“明天你带着她们姐俩就说去谷地里拔草,她们找不到家了,也就免了这灾星。”第二天,宋进包就使出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姐俩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谷地里。宋进包就跟两个闺女说:“山那边还有个地块,我在那边等你们,以铃响为号,只要铃一响,你们就过去吃饭。”父亲说罢,就去了山那边。姐俩就蹲在这边谷地里拔草。天快黑了,也不见爸爸影子,也听不到铃响。宋兰就说:“怎么还听不到铃响,该让咱们吃饭了。”这姐俩儿就翻过了山,饭放在那里,却不见爸爸。她们吃完了饭,月亮就升起来了,四周围山石弄影扑朔迷离,姐俩忘了归路,更不知东南西北,于是就爬坡上岭胡乱地走着、走着……突然前面出现一处宅院,院墙老高老高,大门没有关,姐妹俩就悄悄地溜了进去。里面十分阔气,不像个平常人家。她们穿堂过室,一个人也没有。宋青说:“咱们走吧!”宋兰说:“实在太累了,咱们就住下吧!”怕生出事来,她们没有住上房,却钻进了仓房的粮食囤。不一会儿,就听有脚步声。说话的像个老头:“怎么有生人味?”另一个是老太太的声音:“走吧,走吧,你是喝多了,快睡觉吧!”老头、老太太就进了上房,睡在一铺隔山烧火的大炕上。

原来,这宅子早先是个财主家。一天,夜里来了两只修炼多年的狼,把全家大小10口都给吃了,便霸占了这所宅子。这老头、老太太正是这两只老狼所变。这天,他们回来晚了,是到山那边老狐狸那里喝酒去了。他们在那里折腾了一天,还边喝边唱曲:“野鸡野鸭,美酒佳肴;精灵世界,自在逍遥。”酒过三巡,两只老狼精便喝得烂醉,歪歪斜斜回了家。

却说这宋氏姐妹,等那老头、老太太睡熟之后,偷偷一瞧,炕上躺着的是两只老狼。宋青、宋兰就抱了些柴草,隔着山墙在灶膛里点着了火,把炕烧得滚烫。因为老狼喝醉了酒,睡得像死了一般,直到火炕把两只老狼烙成了两张狼皮。天明,两个姑娘就把这两张狼皮钉在街门口的门楼上。自此,山里的野兽、庄上的坏人,一看见门楼上挂着狼皮,谁也不敢进院子里来,宋氏姐妹就在这里过着安稳的日子。

忽一日,两个讨饭的小伙子来到这里。宋氏姐妹看这两个小伙儿心地善良,长得又清秀,就不让他们走了,各自配了夫妻,在荒山上又开了些田地,过上了美满日子。

再说土霸王来宋进包家找不到宋青、宋兰,一气之下得了绝症,一命呜呼就死了。过不久,两个儿子一个瞎了眼,一个瘸了腿。三年后,一切都平息了。这时,老伴儿跟宋进包说:“咱们该找一找女儿了,说不定她们姐俩儿还在世上。”选了一个好天气,老两口首先去那很远很远的谷子地,一看,那饭盒还在。就顺着那羊肠小道,爬坡上岭,曲曲弯弯,终于来到了那所宅院,找到了宋青、宋兰,父母子女团聚,其乐融融。

人活在世间,必须要长好心眼,以德服众,不能霸道横行,否则就会遭到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到了天理不容,必遭天谴。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