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们为昌平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74余万元!
2022-03-15 17:2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全面促进消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营造辖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在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围绕2022年“共促消费公平”主题,昌平区市场监管局面向全社会公布2021年投诉举报情况。

据了解,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接收承办12345、12315等途径的投诉举报工单共34920件,其中投诉21604件,举报11574件,建议271件,咨询1471件。投诉举报转立案1830件,张贴警示黄牌6726户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74余万元。

2021年,12345接诉即办诉求主要涉及八大领域,其中食品安全类4507件,教辅培训机构类3703件,预付式消费类3011件,产品质量类1254件,价格类965件,无证无照类663件,广告及虚假宣传类718件,超范围经营类211件。

针对辖区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情况,区市场监管局对教辅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食品经营等行业的高投诉主体,在其店内显著位置张贴警示黄牌6726户次,并对发现的虚假宣传、销售不合格食品及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830件。

“我们还严厉打击了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恶意职业索赔行为,依靠公检法机关,严厉查办恶意职业索赔行为案件20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案人员28人,对恶意索赔乱象形成极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区域划分,12345接诉即办诉求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回天地区和昌平城区。排在前五位的区域和数量分别是:回龙观地区5800件,昌平城区4545件,天通苑地区4078件,北七家地区2632件,沙河地区2127件。其中,回天地区12345接诉即办诉求占总量的42%。

在深入开展12345接诉即办工作中,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举措,着力破解接诉即办重点难题,通过创设“片区负责人、消费纠纷店内和解员、消费警示黄牌、企业直办”等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和日常监管,将重点监管、风险监管、靶向监管与接诉即办有机衔接,管住主体,管好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未诉先管先办;以“灰名单、登管衔接、断网措施、警示黄牌、案件查处”等举措,对高频投诉主体实施有效治理规范,努力实现“查处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净化一个领域”的效果,进而不断强化监管责任。

一系列的创新工作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12345接诉即办工单解决率在85%以上,满意率在93%以上,接诉即办工作始终居于全区前列。其中,19个典型工作案例在全区推广,收到群众表扬工单243件、锦旗132面,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认可。

在此,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在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合法食品销售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同时谨防打折消费陷阱,远离“免费体检”、“免费参观”、“免费旅游”等促销活动,避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上当受骗,可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举报。

图文/王星月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