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平区围绕“两区”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智造等优势主导产业。2021年,北京两家全球“灯塔工厂”均落户昌平,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全区先进智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
在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一座座重型设备鳞次栉比,AGV(无人搬运车)来去自如,机械手挥舞有序。这个偌大的无人工厂,仿佛在演奏舒缓的“机器交响乐”。
工厂内,一块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引人注目,屏幕上的“C端互联”“三现数据”“设备互联”“灯塔实景”“智能产品”等数字化系统串接起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供应销售的各个方面。
据悉,数字化系统主要包含产品本身的数字化和生产运营数字化。其中,生产运营数字化中,订单可快速分解到每条生产线,每台设备,每个工人,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沿着数据流程,产品能够“了解”自己被制造的全过程和细节。
数字化转型是对抗行业周期、应对风险挑战的“不二法宝”。经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后,三一重工北京工厂智能化模式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成功实现产值翻番。
受疫情影响,工厂在出口上量时供应链不能及时保供,经区政府的多次协调,今年上半年,工厂总出口值增长80%。
未来,工厂将发挥“灯塔工厂”的行业引领作用,致力应对全球市场经济壁垒,将桩机工厂智能生产模式应用于全球化布局。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另一边,在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康明斯),占地6.6万平方米的工厂中,
“数字化”生产、“大数据”管理也为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提供了支持,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工厂建起数字化服务中台,占据一整面墙的“福田康明斯体验中心大屏”上,68万台已售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分布情况及关键业务参数等信息实时显现。
记者看到,每台发动机都安装了一个智能终端,终端与数字化系统连接,可以实时监测已售出发动机的性能和运行状态,还能提前预测故障。
福田康明斯独有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实现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质量平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运营6个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实现了产品从订单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数据分析与精益管理,同时数字化建设聚焦终端客户,在产品高度定制、服务更智能“质量0缺陷”大踏步迈进。
在数字化体系建设下,福田康明斯的制造周期缩短了40%,客户满意度提升了40%, 每小时产量提升了42%,质量问题发现周期降低了90%,产品开发、改进所需数据的收集周期降低了95%,每年的企业成本降低了5000万元左右。
此外,昌平区每年为企业积极引进高端人才。近年来,区政府通过各类有效的政策为企业保留了重点人才梯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自2020年至今,区政府帮助公司协调办理了逾600辆车次的转运通行证,共涉及超过15个省市,逾120家供应商,涉及产能约32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我区围绕“两区”科技创新,在先进智造领域,支持北汽福田等一批存量项目扩大产能,保障小米二期等一批新增项目启动建设,经过多轮调度,上半年工业产值较调度前增加20亿元左右,增速由5%上升至8.3%。支持三一筑工装配式技术在住房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实现推广应用72万平方米。指导48家企业积极申报“升规破亿”及一季度稳增长奖励,其中35家企业已获得“升规破亿”奖励资金1690万元、5家企业已获得一季度稳增长奖励1200万元,后续资金还将陆续发放。
在做优先进智造产业方面,我区制定了先进智造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小米“灯塔工厂”、华为生态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传统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下一步,昌平将紧抓数字化转型这条主线,建立新的先进智造产业集群,为昌平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