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有我!上半年市区两级单位报到服务超600次
2022-08-14 14: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今年上半年,回天地区结合接诉即办改革,充分发挥市区报到服务机制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报到服务、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科技赋能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路径,提升大型社区治理能力。

报到服务 解决基层难点问题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首农食品集团等单位推进解决一批闲置空间转换利用、施工围挡治理、充电桩建设等居民关注热点诉求;市教委、市园林绿化局、公交集团等单位持续配合推动拆迁腾退、公交站迁移等相关事项,保障北清路、奥北森林公园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到回天地区报到服务超600次,其中35家市级单位报到服务300余次,85项市级报到服务清单任务全面启动。各单位围绕居民反映热点问题、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和深化治理重点问题聚合力、出实招,取得显著成效。

当下,天通苑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12345热线中的高频诉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电容缺口巨大,升级改造资金量大、时间周期长。为有效解决居民需求,天通苑南街道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新产品新技术,利用吹哨报到机制,围绕天通苑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电容不足的问题,进行多维度交流探讨,探索新的解决路径。今年开始,天通苑北街道成功加装了第一部电梯,目前,昌平正在加快推进天通苑地区正式用电的投入,计划今年年底启动天通苑五区电力改造工作。

党建引领 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史各庄街道做好辖区华北电力大学和北京农学院两所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联络沟通、夯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校地同心、同向发力”共筑校园疫情防控防线。回龙观街道结合快递员、外卖员和配送员工作特点及时间要求,建立“小哥通道”,最大限度节约时间,为关乎民生的职业群体提供集中检测便利。今年以来,回天地区持续加强党建联席会建设,做实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各镇街、社区(村)累计召开各级协调会超560次,协商解决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各类问题超1300件。健全基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应对局部新冠疫情,霍家营等16个社区(村)完成全市首批无疫社区(村)创建。制定商务楼宇党建工作8项清单,定期主动上门走访,试点探索组建楼宇党建联盟。

营街道霍家营社区,是位于回天地区典型的“村转居”社区。自社区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旗帜作用。疫情期间,霍家营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党员、全体居民,五方联动,有效开展了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此外,社区还通过多项措施,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比如引入互联网+,打造智慧社区APP,开通社区12345二十四小时服务专线,积极应对群众诉求,建立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激发楼门自治活力,以及推行全民垃圾分类和建立养老驿站。”霍营街道霍家营社区党委副书记告诉记者,社区通过“五方共建”等协商议事平台,发挥“霍营管家”品牌作用,吸引更多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

科技赋能 助力数字城市治理

自回天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创新开发“房屋码”搭建共享开放数字底座,建设“一秒五步数字哨点”实现智慧门禁“闭环调度”,开发昌平核酸检测助手二维码,推行电子出入证,推进科技防疫应用场景建设,大数据赋能为基层减负......回天城市大脑整体布局及建设已初显成效。

立汤路是天通苑直达北京五环的重要干道,每天早晚高峰有数万辆车拥堵在这条不足4公里的路上。借助北京市交管局的交通大数据平台,精准掌握区域内交通总体态势和关键指标,回天城市大脑利用智能边缘计算盒子,融合高德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可以实现车辆排队长度自动识别,自动调控红绿灯时长,大幅缓解交通拥堵。目前试点路段单个红灯等待时间平均下降10%以上,帮助居民实现“少堵十分钟”。目前,回天城市大脑2.0初版方案已编制完成,将进一步丰富接诉即办、道路防汛等应用场景,在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多方参与 构建共建共享格局

今年以来,回天地区持续推进专项秩序整治,开展“集中整治月”行动,处理违法停车9.9万余起,检查各类经营主体近3.6万户次。龙泽园街道退出市级治理类镇街,回天地区治理类镇街实现清零。围绕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文体生活等难点问题,社会组织承接74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今年4月,龙泽园街道正式退出市级治理类镇街督导范围,这也意味着回天地区“治理类街乡镇”清零。龙华园社区“沉睡”多年的锅炉房“变身”社区活动中心,便是在治理类街乡镇背景下一次突破性探索。2019年市、区发改委多次赴龙华园社区实地调研,并多次召集市国资委、市规自委、首开集团与区级相关部门、龙泽园街道共同商讨锅炉房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工作。在多方的协调下,最终,2021年3月首开集团同意将锅炉房无偿移交给龙泽园街道,街道利用治理类街乡镇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舞蹈大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如今,破旧的锅炉房已焕然一新,这里可充分满足居民议事协商、休闲娱乐、沙龙培训等方面的多元化空间使用需求,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随着回天地区社会治理的不断探索和报到服务工作的持续深化,一批重难点问题逐渐破解,社区品质和活力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共治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下半年,市区两级部门单位将继续为回天而来,主动报到服务,持续深化“回天有我”,推动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效率、人居环境品质、产业发展活力、大型居住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图文/尚颖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