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赤路十三陵镇上口村段路侧,曾经寸草不生的裸露山体披上了“新衣”,点点新绿从椰丝网间隙中破土而出,生意盎然又安全感满满。
这,是昌平公路分局随昌赤路水毁恢复工程同步实施的“增绿提质”项目,在稳固山体坡面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安全隐患风险的客土喷播方式,人工打造绿化植被,覆绿面积达4312平方米,助力山体生态环境修复,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驱车驶过昌赤路十三陵镇上口村路段,路侧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寸草不生的裸露山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边原来是尾矿堆渣,寸草不生,汛期时矿渣随降雨冲入路面,影响通行安全,我们用客土喷播的方式把裸露山体覆盖住,不仅提升了山区道路安全系数,同时美化了路域环境。”昌平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科员邵天然介绍道。
据了解,客土喷播是将泥炭土、当地肥土、植物种子、保水剂等充分混合搅拌,利用液压喷播机分层喷播到坡面上,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的双重作用,既能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土壤厚度保证植物生长。
本着“生态和谐、色彩丰富、好活易养”的原则,此次喷播了侧柏、紫花苜蓿、刺槐、榆树、波斯菊等多种乔灌木和草类,预计生长期为1至2年,届时将在昌赤路侧形成自然景观协调统一的生态防护屏障。
2019年至今,昌平公路分局立足生态发展定位,采取推动绿化与道路通行安全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实施昌金路、昌流路、沙阳路、禾子涧路绿化工程及自行车专用路同成街和京藏高速沿线景观提升工程,绿化里程47公里,适宜绿化的道路绿化率达到100%,呈现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的美丽图景。
从“走得好”到“走得美”,昌平公路分局致力于打造实用与景观兼备的生态公路,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路域环境“增绿提质”,选择典型路线打造“一路一景色”的公路景观大道,维护公路绿化景观带连续性、通畅性、衔接性的整体自然风貌,让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图文/王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