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获悉,为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区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行政审批效率,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据了解,为更好服务辖区企业,区生态环境局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台账”,将市、区16个重点项目纳入台账,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落地前期安排专人主动对接,第一时间踏勘现场、第一时间进行专家评审、第一时间指导完善环评报告,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重点项目尽早落地。
“我们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程序,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将环评文件受理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50%。”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服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服务包”制度,当好企业“服务管家”,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环评审批全程网办工作,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便捷性。此外,生态环境局还创新工作模式,疫情期间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网上踏勘、评估。今年1-11月,共开展“云踏勘”“云评估”90家次。
在主动服务的同时,区生态环境局还围绕工业固废和排污许可证延续等相关工作强化对企业进行线上培训,为企业予以政策解读和申报流程指导,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排污单位落实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报告、信息公开等管理要求。今年以来,共计181家次企业参与培训,共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90件,涵盖生命谷、能源谷、沙河高教园区,行业涉及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全区重点发展领域。
下一步,区生态环境局将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持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在强化审批与监管联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夯实环评技术评估支撑、加强环评机构质量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拉近政企间距离,以更优更实的作风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图文/王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