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优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促进昌平区燃气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2023-01-16 14: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年来,地下燃气管道被第三方破坏事故屡禁不止,为进一步提升燃气综合安全管理水平,区城管委督促我区各燃气企业加大智能化技术的投入应用,广泛推进使用智能燃气表、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研发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流量数据远程监控系统、防外力破坏预警等系统的应用,加大燃气领域的事故防范力度,多维度监管监测,不断提升燃气安全服务水平。

我区已入户安装超9万台智能燃气表

“后台用气数据显示正常,计量无误……安装调试成功!”1月6日上午9时,在世涛天朗小区,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用户更换智能燃气表、自闭阀和燃气专用软管,整个更换过程用时约30分钟。

工作人员换表后,随即对用户家中的燃气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并进行燃气安全常识普及,还向用户介绍了智能燃气表的使用和缴费充值方法。

“与传统的人工抄表、现场付费和人工巡查相比,智能燃气表可以线上缴费、网上报修、实时监测。”据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经理孙桂勇介绍,智能燃气表会在系统后台对用户安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如监测到异常情况会及时预警,并派单给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维修。对于居民来说,智能燃气表让缴费报修更为便捷,在手机上通过APP或者小程序就能完成线上缴费和报修。

据悉,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93687块新老用户智能燃气表的换装工作。今年,将按计划继续推动大规模智能燃气表的更换工作,以此实现全区燃气用户智能燃气表的全覆盖,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多渠道保障市民购气需求。

“北斗”定位助力燃气安全巡检

深冬,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的巡检工人对地下燃气管网开展巡检工作。“以前,我们巡线是沿着马路走,管线具体位置都是拿着图纸找。现在有了智慧管网设备,职工拿一部手机就可以了,和开车导航一样,管线位置、工作量填报、总结汇总一应俱全,效率非常高。”巡检工人说道。

据了解,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逐步铺开的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研发的管网系统,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区覆盖,以往遥不可及的航天技术已经逐渐实现民用,来到市民身边。

根据昌平区“十四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北斗”定位技术的全面使用提升,通过“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精确定位,显示报警地点,从而及时阻止外力破坏埋地管线事故的发生。

“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预防事故发生

在位于化庄村的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内,调度室的工作人员通过“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对各燃气管线的运行状态进行线上监测。

据孙桂勇介绍,“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是通过采用智能化的警示桩、警示带及视音频监控设备,实现区域监测可视化、声控监听等相关功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迹象,“这套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全天候实时监测,有效地预防燃气管网被破坏的风险,提高埋地管网的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我区共安装了32处“地下管线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该技术使用至今已预警2000余次,有效减少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率。

“以前,巡线工都是靠经验和责任心来工作,现在我们借助科技应用可以实现网格化管理了,根据管线评估状态实现分级管理,按照等级,排兵布阵,大大提升巡线效率。”孙桂勇说道。

地下管线是市政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活力和承载介质运输的动脉。下一步,我区将持续监控地下管线安全威胁,强化地下管线安全管理,提升地下管线安全技防水平,通过加大对燃气安全管理智能化产品的推广,让燃气管网实现全域化感知、可视化监测、动态化管理、智能化处置,真正实现智慧化运营,有效保障全区燃气管网安全。

图文/向凌潇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