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了解到,在第十三届“首都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先进单位及好市民”评选中,昌平区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赵连弟、靳鑫淋、郑超获得“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称号,陈传震获得“首都见义勇为荣誉市民”称号。
以上4名同志,是2019年至2021年期间昌平区见义勇为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为保护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为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挺身而出,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水火无情人有情 危急关头展担当
赵连弟
赵连弟是十三陵镇工作人员,2020年5月11日中午,西环里小区27号楼某户发生火灾,一位老人被困屋内,住在同小区的赵连弟听闻情况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面对阵阵浓烟不断从窗外冒出,救人心切的赵连弟来不及多想,冒着危险几次冲进火场救人。最后,他用邻居递来的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再次冲进了着火的房间,在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将瘫倒在地的老人成功救出。事后看到老人没有大碍,他悄悄离开了现场。2020年9月,昌平区民政局依法确认其见义勇为行为。
靳鑫淋
无独有偶,小汤山镇政府工作人员靳鑫淋是一名退役军人,即使已经离开部队,他依旧保持着军人本色,热心助人,吃苦耐劳,时时刻刻铭记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担当,续写军人风采。2020年8月3日,众利园饭店二楼后厨发生火灾,正在餐厅等待取餐的他挺身而出,多次顶着高温浓烟冲进火场,用干粉灭火器将明火扑灭,避免火情进一步扩大,并指挥人群和车辆疏散,为消防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火灾损失降至最低。2020年12月,昌平区民政局授予靳鑫淋“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冰河救人不留名 见义勇为暖人心
郑超
2021年1月19日上午,傅某为了抄近路回家,自温榆河东岸从冰面上骑电动车去往西岸时不慎掉入河中,当时正在温榆河北七家桥西岸的郑超听到呼救声后立刻赶了过去。一路过去耳边不断传出冰面碎裂的“咔咔”声,让郑超意识到直接走过去用手拽出落水者行不通,因为落水点附近的冰面太薄,离得太近不仅不能救出落水的人,自己也极有可能掉进水里。
因此他又返回岸边找了根两三米长的捞鱼棍子,赶到落水近点处将木棍递给傅某,结果因冰面承受不住力量,人又掉进河里了,连自己脚下的冰也开始逐渐裂开。为了救起傅某,郑超不顾严寒,选择趴在冰面上减少压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把人拖出水面滑至冰层比较厚的地方,随后还呼叫了一辆出租车将傅某平安送回家中。
“要是没有郑超,我可能就没有希望了。”事后,傅某再次来到温榆河边找到郑超,并当场拿出钱来要表示感谢,但被郑超婉言谢绝了。“这种人命关天的事,相信很多人遇到了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而且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危急时刻救人的观念更是早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了。”郑超说道。2021年4月,昌平区民政局依法确认其见义勇为行为。
临危不惧擒窃贼 不顾安危获称赞
陈传震
“抓小偷啦!”2021年10月14日18时20分左右,在龙德广场内的超市入口前,市民王女士在购物过程中发现一名中年男子,企图盗窃她上衣口袋里的手机,于是大声叫喊。感觉被发现,该男子撒腿就想跑,正巧这时陈传震从附近理发店出来。听到喊声后正看见中年男子向他迎面跑来,未曾多想,陈传震下意识地抓住了该男子的背包带,对方停都没停,继续往前跑,由于跑得很快力气又大,背包带子被拉断脱落。
陈传震赶紧奋力追上去,拉近距离后找准时机将男子扑倒,紧锁住其脖颈。期间男子不停对陈传震进行恐吓,以人身安全威胁他放手,陈传震不曾理会,只是继续牢牢控制住他,之后趁机腾出手来,拨打了报警电话……
事后,通过天通苑南派出所提供的材料得知该男子是惯犯、有盗窃前科,背包里还有长镊子等作案工具。陈传震勇捉歹徒,用实际行动保护了,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2021年12月,昌平区民政局依法确认其见义勇为行为。
“正是有了赵连弟他们这样充满正义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守护了一个个家庭的完整,也诠释了一座城市的善意。”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昌平区将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首都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中,继续以首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为榜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认真尽职履责,做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为推动昌平区新发展、新风尚作出更多贡献。
图文/王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