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服务首都发展,加快“四区”建设奋斗目标,结合“两大服务品牌”,和区级82项重点任务,昌平区选出2023年4月快干之星7个,通办榜样6个,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吧。
“快干之星”
流村镇接诉即办工作专班
流村镇接诉即办工作专班是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娘子军”。专班紧跟区级“指挥棒”,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构建工作体系闭环,推行“三报三办”工作法,构建全镇一盘棋工单办理模式;着力攻克高频问题,将“双否”诉求集中领域问题列入镇级主动治理清单,有力有效解决宅基地审批翻建、自来水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快干之星”
区文旅集团大运河事业部
今年,为保障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顺利开园并运行,昌平文旅集团积极组建了一支稳定高效的运营团队——大运河事业部。开园至今大运河事业部积极利用园区空间及特点,举办了“白浮泉”读书会、“缤纷涂鸦风车”、“巧手绘制风筝”等各项活动,打造“源上源”咖啡厅、源上源”书吧,开发飞鸟日历等20余款文创产品。同时,为园区配备了专业讲解员,深入挖掘白浮泉文化内涵,重点围绕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等开展讲解工作,传播运河文化。自开园日至今,大运河事业部共接待40余家媒体,游客量164800人次。
“快干之星”
十三陵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
十三陵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坚持把“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做实做细,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长效管理,建立全镇40个村(社区)垃圾分类基础台账,细致统计村(社区)基本信息、固定桶站、可回收物交投点等相关信息。同时,以体制机制为引擎,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机制,针对突出点位,工作人员坚持“入户巡查+定向宣传”,实现“四类垃圾”同比全部降量。在他们的工作下,十三陵镇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排名山区镇首位,2023年4月综合排名位居全区第一,辖区11个单位被评为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单位。
“快干之星”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踊跃投身昌平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一线。
马池口中心小学教师王思聪,13年深扎乡村教育一线,2022年入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王丽丽,五年来人均办案量全市第一,追缴涉案赃款近2亿元,获评全市检察机关第六届职务犯罪检察业务标兵;公安昌平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特警大队警长罗云龙,多次取得排爆比武第1名,四年来参与处置涉爆现场20余起、爆炸物100余枚;昌平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赵堃,创新节粮减损技术,荣获“北京大工匠提名人物”奖。
他们用奉献践行初心,银山滴滴党员雷锋车队队长赵凤文,疫情期间昼夜兼程运送乘客,荣获“全国红背篓精神传承奖”;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颖,始终坚守疫情防控守护群众安全的第一线,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区消防救援支队天通苑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陈元灯,18年来参与灭火救援战斗56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500余人,被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快干之星”
区委政法委宣传科科长 陈敏姬
陈敏姬,现任区委政法委宣传科科长,她专注宣传阵地建设;发挥英语专业八级特长,翻译政法著作五万余字,制作英文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拍摄微电影获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二等奖……在工作中屡创佳绩,成为了政法工作的“急先锋”和“多面手”。策划专版百余个,撰写新闻稿件1500余篇,将党的声音,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同时,设置了“编辑带您学法律”“学党史 守初心”等栏目,主持创办“昌平新观察”融媒体平台,积极拓展电视、电台、网络为一体的“昌平政法”媒体矩阵,进一步强化政法工作亮点,传递正能量。
“快干之星”
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负责人 孙忠伟
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负责人孙忠伟,从城市消防转隶至森林消防,带着在城市消防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一头扎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训练技能、装备配备的浩瀚海洋中。接手大队三年多来,主导建立了大队培训体系,并制定了诸多训练方案,队伍训练水平提升效果显著。作为森林消防人员,孙忠伟事事以身作则、奋勇争先,参加森林灭火战斗30余次,次次冲在灭火的最前线。作为区级森防战斗指挥人员,他认真研究森林消防灭火战略战术,创新研发多功能森林消防专用水车获国家专利,为3支区级队伍、14支山区半山区队伍实现了“每支中队1辆水车”的目标,使“以水灭火”装备和战法在山区全覆盖。
“快干之星”
城南街道郝庄家园北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培荣
王培荣,中共党员,城南街道郝庄家园北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网格管理”“主动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行社区“两委”群众难题周例会制度,围绕反映问题学政策、找资源、出方案、抓落实,引导班子成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坚持党建引领精服务,把党小组建在服务网格上,利用微信网格群串联全体住户,在各单元门张贴24小时便民热线,切实践行“居民有事十分钟必达”的庄严承诺。狠抓主动治理解民忧,每月召开党建协调委员会、组织在职党员活动,共商共建解决十三陵林场宿舍小区楼道内照明设施不完善等各类问题40余项。
“通办榜样”
区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科
区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科,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劲头,提前谋划全年经济指标,助推一季度全区GDP增长6.1%、全市第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5%、全市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全市第3,区级收入增长24%、全市第2,超额完成“开门红”任务。狠抓调度,建立经济指标六要素、全链条闭环机制。勤抓服务,保障密集走访“服务包”企业1100余家次,办结专项服务事项342项、办结率100%。抢抓窗口,快速落实国家“20条”措施和“乙类乙管”政策,筹备召开全区干部经济赋能班,组织全区万余家企业参与政策培训会,提早做好节后劳务用工储备方案,重大项目储备率达到385.7%,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通办榜样”
区统计局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专班
区统计局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专班,紧紧围绕经济一季度“开门红”目标,发挥统计数据“晴雨表”作用,紧跟GDP核算的17个行业、28项支撑指标。始终坚持日监测、日对接、日测算的高频机制,对发现问题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先发制人。聚焦投资、社零额、未来科学城、先进制造业等关键指标和重点领域,穿透式分析重点指标和内部结构,向区政府上报56份统计产品,助力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发力于准,紧抓“小升规”、统计关系迁移等统计关键时间节点,指导新增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纳统添秤。把关聚焦于质,加强源头数据的指导、查询、审核,高质量完成超2千家单位数据报表审核和验收工作。
“通办榜样”
北七家镇城乡建设办公室
北七家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坚持规划引领、推进重大项目。坚持提前谋划、对接政策,研精究微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实施路基,成立镇村联营公司,推进白庙村3号地集体产业用地试点项目落地,加速实现腾笼换鸟。突出项目引领、贯通协作,及时解决在施项目裉结难题,全力保障未来科学城、燕丹学校改扩建工程、规划五路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进场施工。坚持主动作为、挖掘存量,成立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提早抓好思想动员和拆除清理工作,确保项目早进场施工、早形成实物工程量。
“通办榜样”
科技创新系列平台活动团队
科技创新系列平台活动团队,聚焦打造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秉承改革创新理念,积极拓展资源、整合路径,成功落地一批科研平台、签约一批科研项目、吸引一批科研人才。由区委组织部、未来科学城校城融合处牵头,圆满承办教育部第十八届“春晖杯”中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北京基地揭牌仪式,吸引大赛入围项目近百余家企业参展,同步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宣讲昌平区科创生态环境及支持政策。由区政府外事办牵头,精心举办中俄医药健康标准转化中心成立大会暨中俄医药健康合作与标准论坛,乐普医疗等4家企业初步达成对俄合作意向。由区经信局牵头,成功举办2023中国化妆品国际合作论坛,精心设立昌平“未来美城”及9家企业成果展示,不断拓展昌平美丽健康经济全球合作视野。由区投促中心、未来科学城医药健康处牵头,顺利举办2023全民数字健康大会,发起“数字健康倡议行动”,成功保障区政府与云南白药、中恒集团等6家企业签订合作(补充)协议,助力加快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主引擎。
“通办榜样”
区金融办挂职干部、金融助企纾困专班负责人 赵英晖
赵英晖,中共党员,区金融办挂职干部、金融助企纾困专班负责人。充分发挥银行工作经验特长,沟通金融机构争取支持、对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服务保障全区一季度末存贷款余额增速达13.7%,圆满实现“开门红”。践行“能力为重”,牵头举办重点金融机构座谈会,健全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发布2023年重点项目投融资计划。高频对接服务企业,组织召开“每月一主题”政银企对接会,先后为200多家企业和2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加大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突出“创新为要”,领办开发“昌易贷”微信小程序,梳理推介《昌平区重点金融机构产品汇编》,为区内企业提供“菜单式”金融服务,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通办榜样”
区司法局行政复议二科科长 杨贺
杨贺,中共党员,区司法局行政复议二科科长,三年来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00余件,在北京市首届行政复议岗位技能比武中荣获“行政复议办案标兵”称号。联系实际制定审理标准,带领科室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进行全方位指导,高标准运用说理式文书,所撰写的行政复议文书被评为2022年度北京市行政复议优秀文书。主动向前一步、助力依法行政,打造“昌复议能力提升讲堂”,确保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践行以人为本、实质化解争议,办理的某拆迁复议案件被评为北京市2021-2022年度行政复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大典型案例。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