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昌平下半年要做这些大事儿
2023-08-08 21: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下半年,昌平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牵引,确保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加快绘就“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争当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积极贡献,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加快“两谷一园”建设发展

生命谷要保障国家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建设运行,能源谷加紧推进央企项目建设、资源导入、融通发展等工作,沙河高教园要全面提速四期开发建设,中关村昌平园要推动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落地,精心组织园区有机更新、腾笼换鸟。

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以驻昌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主体,搭建高能级人才创新载体,统筹抓好“昌聚工程”评审奖励、认定建库等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副总”等引才机制,集聚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推进昌平教育现代化

加大力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北大、清华基础教育项目选址,力促北师大直属生命园学校、北师大踩河学校等项目开工,确保北京 101 中学未来城学校等项目按期开学。扩大幼儿园托班试点规模,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二)巩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进一步恢复和扩大需求

做好超极合生汇等大型商业设施开业准备工作,加快昌平新城东区城市综合体供地开工,推进保利大都会、华润未来城市等项目建设,抓好首店、首发首秀产品落地;集成用好各级促消费政策。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先进智造、医药健康和先进能源,深入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精准做好驻昌企业改造升级、选址扩建、挂牌上市等服务,帮助更多企业成长为国高新、“小巨人”、独角兽和上市企业。

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一业一证”、“6+4”一体化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完善“服务包”机制,进一步擦亮“昌通办”品牌。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重点深化“两区”建设,聚焦医药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和环节,探索开展更多的首创性、全链条、差别化政策制度创新;办好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生命科学国际论坛等品牌活动。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品质

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

持续推进分区规划落地

严格落实分区规划修改成果,抓好街区控规编制衔接、重点项目规划校核等工作。

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

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从源头上控住非首都功能增量。协同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抓好 94 个在库项目落地。重点加快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期建设,积极推动二、三期按计划开工;加紧实施政府街有机更新工程。

系统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紧推动沿北清路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落地,深化市郊铁路东北环线、19 号线北延前期工作,保障地铁 13 号线拆分施工,服务地铁17 号线北段开通,加快建设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等骨干道路,尽快打通生命园中路、回昌东路等节点项目。

(四)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切实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提速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重点加快昌平新城东区开发建设,力争年内再供地 25.1公顷,让新城东区塔吊林立;推动北七家工业区、小汤山工业区、马池口工业区、首钢一线材等项目源源不断供地。

深化回天地区专项治理

加快 79 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 24 个项目完工交用;深入推广“回天有约”协商议事模式,利用“微提升”等政策为议定事项匹配资源,让协商议事既开花又结果;深化“回天大脑”场景应用。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国家未来农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休闲农业等业态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小院、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发展,让农业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化“一微克”行动,推动昌平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将污水处理率提高到 96.7%。

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加快温榆河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奥北森林公园二期建成开园,因地制宜再建一批无界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打造“全域创森”昌平样板。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出台实施昌平区碳达峰方案,抓好年度任务落地见效,确保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和总量控制目标。

(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切实做好昌平文化这篇大文章

强化思想文化引领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用好十三陵水库、南口特支、流村狼儿峪等红色资源,不断扩大“昌平榜样”品牌影响力。深入实施媒体深度融合品牌工程,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昌平故事。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统筹推进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二期、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项目规划建设,高水平办好2023北京长城文化节主会场活动暨“居庸山月”诗歌晚会、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全力打好这一轮文明城区创建“收官战”,确保挺进新一轮创城提名区。加快区文化馆改造更新等项目进度,实现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投用并高水平运营,力争霍营等 3 个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尽快建成。

(七)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

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

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制定出台促进城乡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等政策措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助餐平台覆盖面。

持续建设健康昌平

加快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高水平医疗资源在昌布局。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努力办好每一个群众诉求,同步加强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入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全面实施新一轮背街小巷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安定

严格执行十条“硬措施”,紧盯施工、消防、交通、燃气等重点领域和环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八)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开展“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毅前行,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内容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