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燕平大地故事》老牛湾村名的来历
2024-03-08 17: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昌平区沙河镇西南,濒临南沙河北岸有一个老牛湾村,据说,这个村与沙河的安济桥有关。

安济桥与朝宗桥都是明代中期所建,朝宗桥建于北沙河上,安济桥建于南沙河上。在早先,南沙河上没有桥,只有渡船,无论是过往的商旅行人,还是皇亲国戚,都得老老实实地等待渡船。到了嘉靖当朝时,大奸臣严嵩揣摩到了嘉靖的心思,建议在沙河镇建造一个行宫。嘉靖马上批准了此事,并将建行宫的任务交给了严嵩。严嵩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了工程又可以贪污工程款啦。

往沙河镇运送建行宫的建筑材料,光靠南沙河渡船摆渡可不行,工期不等人。于是严嵩打算在南沙河上建造一个九孔石桥,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将建桥的任务交给了心腹党羽万鹤年。万鹤年接到任务之后,只想着建桥使用伪劣材料以次充好以假代真了。

建桥墩时,他指挥工匠往桥墩子里面灌沙子,桥建好之后,看外表,这座桥也算是雄伟壮观,但内里是乱棉花套。到了夏季,不出所料,洪水一冲,桥墩就散了架,这样一来,万鹤年建伪劣石桥的丑行被曝光出来。嘉靖一生气,咔嚓就把万鹤年的脑袋砍了下来,丢到南沙河里喂了王八。老严嵩一看这阵势,也吓得一哆嗦,再也不敢插手皇家工程吃回扣了。

安济桥还得建,于是嘉靖委派工部甘尚书亲自建桥。甘尚书得到命令后,马上调派建筑材料和有建桥经验的老桥工,勘察南沙河地理水势,重新选址建桥。

有一天,甘尚书带着老桥工查看南沙河。南沙河河道虽然不宽,但深约数丈,水流打着旋涡,河水直拍河帮,溅起无数浪花。甘尚书见此,不由得连连皱眉。老桥工也不住地自言自语道:“这水流太急了,桥墩可禁不住冲击啊!”

甘尚书听到,更加愁容满面。甘尚书于是对老桥工说:“我们再往前走走,看看能不能重新选一个桥址。”他们二人于是往西又走了三里,看到这里的河流速度减慢了。他们二人感觉很奇怪,又往前走了一里,发现原来河流速度减慢的原因是当地农民在河的北岸修建了一条引水渠,用来灌溉良田,分了水势。

两个人站在引水渠旁仔细地观看着,老桥工突发奇想,如果在此地将南沙河引向东北方向,拐个大角度的弯,水势一定会变缓,这样就能减少河流对桥墩的冲击。老桥工想到这里,高兴地对甘尚书说道:“大人,小人想出来一个办法,能够使桥墩稳固。”甘尚书似乎看出来老桥工的心思,笑着对老桥工说道:“你且别说,我二人把办法都写在手掌中,看看是不是都想到一起了。”

说话间,甘尚书与老桥工从随从那里拿来墨笔,分别在掌中写了一个字,然后打开手掌,让对方看,看完二人不由得哈哈大笑,两个人的手掌都写了一个“弯”字。

回到工地以后,甘尚书派人在石桥西侧三里的地方重新开挖了一条河道,引南沙河向东北方向流动,再将原河道堵塞。这样一来,南沙河的河道在此地来了一个漂亮的大弧线,河道弧度如同牛的脖子一般。在这个弧线处,南沙河水流变缓,更有利于农民从这里引水灌溉农田。于是,这里逐渐地形成了村落,当地人都把这里称为“老牛湾”,这就是流传在沙河地区老牛湾村来历的传说故事。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