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区半截塔村南的一个小高岗上,有一座只剩下8层砖高的残塔,这座半截塔的名字,在早年间叫“拴龙塔”。
传说在辽代时,半截塔村南有一条大河,这条河水来自魏窑大沟,自魏窑村西南经半截塔村,向东南流入清河。这条河虽然不长,但每年的夏秋季节时时泛滥水灾,经常冲毁附近庄稼。据说有一年的夏天,半截塔地区一连下了40天的大雨,倾盆大雨就像从天上往下泼水一般,附近村子不少房屋都被水泡塌,百姓都躲到了半截塔村南的那个高地上,也有来不及跑的村民被洪水卷走。洪水所到之处,百姓哀声一片。
在半截塔村北有一座观音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精通医术,经常免费为附近村民看病,闲暇之余也喜欢为村民抽签、算卦、排忧解难。一来二去,附近村民遇到大小事情,也都习惯到观音庙中求教老和尚拿主意。这次村民们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损失惨重,便齐聚到庙中找老和尚想办法制止洪灾。
众人到了庙里,发现庙中没有了往日的诵经之声,一片寂静。大家寻遍大小禅房,也没有看到老和尚。众人正在纳闷之时,小和尚说,师父一大清早就出门去了。众村民只得到村外寻找,发现老和尚独自一人在风雨中,没有打雨伞,身穿衲袄,脚穿罗汉草鞋,由魏窑大沟缓步向南行,朝着村南的高岗方向走去。奇怪的是,老和尚走过之处,洪水纷纷从村边的粮田里退出,都流入大河中,虽然水高出河堤,但水也不会四处漫溢了。之后,老和尚走到高岗之处停下脚步。众村民走到老和尚处问他:“这样大雨,您老人家怎么一个人跑出来呀?”老和尚说:“我要是不出来,村里的几十亩粮田就都要被泥沙覆盖了,到时还哪有谷子收呢?”此时,众人看到老和尚的衲袄上雨点并不多,只有脚穿的罗汉草鞋被雨水打湿了,都暗叹神奇。
众村民纷纷上前对老和尚诉说洪水带来的灾害,请求老和尚给想个办法制止每年的洪灾。老和尚站在高岗之上举目四望,过了好久才缓缓对村民们说:“众位施主,你们看,这条大河犹如一条伸展的巨龙,高岗处就是它的龙头,只要在高岗之处建造一座9层宝塔,就如同在河边栽上了一根木桩,只要把龙头拴在这根木桩上,这条河就会安静下来,再也不会泛滥洪水了。”众人听了齐声赞同,于是纷纷捐款建造拴龙塔。当建到3层高时,塔总是倾斜着倒塌,怎么也升不到第4层。有人跑去问老和尚怎么回事,老和尚说:“镇河塔需要有镇塔之宝才能建成的。”可是遭受了水灾的穷苦百姓能有什么宝物呢?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老和尚拿出了一个紫金降魔杵,对众人说:“这根降魔杵曾经供奉在佛祖前,法力无边,拿在手中轻如鸿毛,一旦祭出犹如泰山千斤压顶,威力巨大。把它作为镇物放入塔中,一切邪魔都会避而远之。”说也奇怪,这座塔自埋进了这件宝物,真的就稳稳当当地可以往上搭建
了。自从拴龙塔建成以后,洪水虽然每年仍然不期而至,但到了半截塔地区,就收拢起野马脱缰的性格,不再危害这里百姓的家园了。就这样,半截塔村的老百姓安安稳稳地又生活了300多年。到了明代时,半截塔村又从山西大槐树迁来了新的定居者。在这些新的移民中,有一个姓雷的大财主,倚仗着家里有钱、人口多,勾结当地官府,霸占了半截塔村南的上百亩良田。雷财主听说拴龙塔中有镇河的降魔杵,于是在夜间偷偷地带人钻进了塔室,在塔室中这里刨刨、那里挖挖,掘地三尺,终于找到了埋在石匣中的降魔杵。雷财主看到魔杵,不由得两眼放光,搬起石匣就往塔外走,刚刚走到塔门处,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拴龙塔从第4层轰然倒塌,将雷财主砸死在塔下。从此之后,拴龙塔成了半截塔。拴龙塔的塔顶倒塌后,直接滚入大河中,被河水冲到一个叫王四营的地方。至今,在朝阳区的王四营村还有一个叫半截塔路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