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21德国汉诺威吉泽金钢琴精英邀请赛中国区决赛”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行,比赛最终评选出了2名特等奖和7名一等奖。
邀请赛由德国汉诺威古典音乐节、德国汉诺威音乐艺术学院、德国汉诺威语言艺术学院等艺术类机构主办。比赛分为初赛、中国区决赛、德国总决赛三部分。中国赛区分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宁夏等十几个省市赛区。中国赛区的评委会主席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聆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钢琴家权洪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教授赖元培,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苏迈,指挥家、钢琴家、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常任指挥周丹,以及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陈琳担任决赛评委。据悉,该比赛虽然定位于专业比赛,但是在参赛范围上也纳入了业余选手,并按照年龄分组比赛。
比赛从初赛到中国区决赛历时八个月,在保证选手安全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线下比赛。赵聆表示,疫情之下,线下比赛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演奏本身就要求直观展现,参赛者把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直接传达给评委,这对钢琴比赛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看视频的话,效果肯定会打折,这个折扣会让我觉得很遗憾。”赵聆表示,从比赛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钢琴学习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在曲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大家都完成得不错,看得出来是认真准备,下了功夫的。”
赵聆表示,已经举办第三届的汉诺威吉泽金钢琴精英邀请赛是一个拥有德国“血统”和气质的比赛,因此评委们也一直严格把关比赛质量。她希望参赛者从比赛中获得经验,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赵聆特别提到,参加任何比赛都切勿“急于求成”,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琴童,都应该去享受他们能够掌握、理解和表达的作品,达到这个年龄段的水准,“低龄的琴童,为了去炫技,弹一首非常艰深的作品,这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就像让小孩子读莎士比亚,他会努力去读,但是年龄阅历不够,还是无法理解内涵。”她表示,琴童首先打好基础,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才能在具备身心条件的时候大踏步地前进。
历时两天的中国区决赛,最终评选出了2名特等奖和7名一等奖,若干二等奖、三等级以及优秀奖。其中,两个特等奖分别授予了业余儿童A组来自新加坡的参赛选手马雯歆(Catherine Ma Wenxin)和业余儿童B组的的苏梓怡。专业儿童组刘采怡、专业少年A组孙琳浩、专业少年B组汲文山、专业青年组的段馨然与孙嘉源、业余幼儿组王烁伊、业余少年A组吴沛凡均获得大赛一等奖。
张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