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思|吴智鹏: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生活品质
2023-02-07 09: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内容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系列重要谋划和部署,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在新征程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坚强决心。细读深研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报告以全新的角度为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打开了思路和格局,也对我们做实工作、干好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责全区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的部门,我们将把大会精神融入工作、贯穿全程,以务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和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

强政治,抓好精神学习贯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支部为重点,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辅导、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深入开展机关党总支“民政先锋”活动,社区党组织“品质先锋”行动,进一步理顺社会工作党委运行机制,抓好相关社会领域党建,实现党的建设与日常业务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强引领,抓好基层社区治理

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北京市实施意见、石景山区实施方案,深化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动态调整评价体系,推出新一批年度星级“品质社区”。发挥“品质社区”建设指挥棒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从规范化向精细化发展。制定相关工作指引,做实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进一步汇聚社区建设合力。启动区级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实现区级层面引领,街道层面联动,发挥出孵化示范效应。加强社区治理协商示范点巩固提升,完善社区“微协商”“线上协商”等议事协商模式。聚焦提升社区工作质量,筹划好社区工作者公开招录,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梯次结构,打造基层可持续发展生力军。

强服务,抓好养老质量提升

扎实推进养老三年行动计划落地,深化三边四级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养老服务联合体、“养防救”智慧养老安全防护、养老人才培养等34个养老服务项目落地落实,深入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切实把群众身边的养老服务做实做好。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家、家庭照护床位200张。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品质化及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开展精准化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运维、视频融合等项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继续抓好我区养老服务机构防疫工作,确保养老机构安全稳定。

强基本,抓好兜底保障落实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妥善有效解决“12345”群众诉求,认真回应群众关切的焦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兜底工程,把弱有所扶、老有所养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健全主动救助、精准救助、分层分类救助机制,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从困难群众关注最急切、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强机制优化、力量投入、部门协同、资金保障,继续实施好“济困工程”,通过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方式,推进60余个项目高效落实。开展“首善有我社会捐赠”“解忧暖心传党恩”等捐赠活动,更好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将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