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经历有多有少,有浓有淡,有顺有逆,有成有败,有的如烟似雾、过而无痕,有的刻骨铭心,终生不忘,有的启迪人生、终身受益。20年的军旅生涯给杨俊的人生旅途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过往的每一种经历都是生命过程,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
磨炼意志新兵连。2002年12月10日,杨俊如愿以偿穿上绿色军装,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经过一夜的忐忑,从北京站登上军用卡车来到军营,见到了军营的领路人,新兵连的班长与副班长,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与一盆温热的洗脚水,让杨俊感觉到军营如此温暖,但温暖的背后是魔鬼训练营的开始,长达三个半月的新训工作,每天不少于四小时人体青松的军姿训练、直线加方块的运动轨迹、操枪训练中三个45度的保持不变、冬季菜地里与土钻石的肉体碰撞、三次白眉大侠的变身记忆、万能脸盆的热食和人工肥料运输、熄灯后的三个一百得汗流浃背等等,训练中腿站直了要坚持,手臂麻木了也要坚持;胯部膝盖淤青了要坚持,难受恶心了也要坚持,面临极限挑战了更要坚持……在坚持中实现由地方青年向合格战士的转变,在坚持中磨炼出不言放弃的顽强意志。
争分夺秒赶考路。紧张忙碌的三年当兵生涯,不仅让杨俊在思想上得到洗礼,也在行动上更加务实,吃尽苦中苦之后才真正明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含义,重新规划了自己未来的路,投入到紧张赶考之路上,那时在每天完成繁重的军事训练任务后,所剩时间无几,只能压缩个人的休息时间进行学习,时刻随身携带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在训练间隙学习、在中午休息学习、在站岗执勤学习,在夜间晚睡早起学习,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将一套复习资料由薄读厚,又由厚学薄,甚至可以默写整套复习资料的全部知识点,通篇背诵200多页的政治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考入有军中清华之称的国防科技大学,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回顾段经历,我只想对自己再说一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抵达。”
丰盈羽翼充电时。2005年8月31日,杨俊如期报道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学子,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对军校学员来说,首先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一名学员,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首位,作为一名学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中了解到国家和平的背后隐藏的诸多安全隐患,可谓是危机四伏,C形包围、恐怖海峡、南海争议、中印争端、文化渗透、恐怖活动等,国家安全形势时刻都在敲击着我的心灵,一刻也不敢放松学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堡垒,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扎根基层强军梦。在实践中锻炼,在任务中提升,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基层锻炼,从一名基层排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营级军事指挥员,天天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带队伍中积累并提高自己管理能力,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既队伍管理重在人,人的管理重在思想,思想管理唯靠政治教育和身体力行。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生活中关心关爱,工作中互相支持,作战中冲锋在前,官兵同乐、不搞特殊,要求战士们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在任职的七年时间里连队的全面建设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军人生来为打仗,给任务就是给能力,完成任务就是锤炼能力,遇到任务不推不躲不拖,主动承担,个人的全面能力也在完成一次次大项任务中得到全面提升,在完成中央军委、战区、集团军、合成旅等各级演习中学习、在完成2017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安保任务中锻炼、在处置爆炸亡人事故处理中提升,具备了组织指挥、统筹协调、计划方案、指导实施、应急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基层繁重的任务中,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个人的成长也得到了进步。
有丰富的经历,才有丰满的人生。2022,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杨俊正式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不同的岗位,相同的热情,我将继续保持军队优良的传统和严谨的作风,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认真诠释“他日军旅铸忠魂,今朝边检展芳华”。
编辑:刘洋
监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