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每天晚上7点半,60岁的马永会都会到邻居杜洪兰家串门,这一串就是4年。陪杜洪兰看电视、聊天,成了她每晚的“必修课”,偶尔家中有事,马永会还会向她“请假”。日子久了,她们便成了大兴区亦庄镇富源里社区最有名的一对邻居,“60岁帮80岁”“一老助一老”,被大家评为“中国式好邻居”。
杜洪兰是一位86岁高龄的独居老人,由于子女住得远,富源里社区书记张福霞便时常通过电话或入户的方式,与杜阿姨保持联系,询问其身体状况及生活是否需要帮助。但杜阿姨怕给社区添麻烦,每次都说没问题,如何能更好地照顾。
老人,成了张书记心里的牵挂。事情在2019年有了转机。2019年,马永会一家搬到杜阿姨对面。“马大姐是亦庄医院预防保健科的退休医生,当时她搬进来的时候,我便和马医生说了杜阿姨的情况,希望马医生能帮忙多关注一下,她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便有了4年的串门“必修课”。马大姐除了陪杜阿姨看电视、聊天,还经常帮助打扫卫生、做家务,有时也会充当“小广播”,为杜阿姨播报最新的社区通知以及社会新闻。
半年前,杜阿姨突然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心情一度非常低落,几乎很少下楼。为了让杜阿姨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马大姐总会想方设法地开导她,时常陪她下楼散步。在马大姐的热心帮助下,老人的生活才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由于马大姐多年的照顾,杜阿姨也非常感谢她。但马大姐总是说“住得近,感情亲,常走动,帮得上。”
据张书记介绍,富源里社区是个老旧小区,老人居多,其中还有很多空巢、独居的高龄老人。正是因为有马大姐这样的“中国式好邻居”,不仅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难题,让老人享受到暖暖的社区生活,还缓解了社区工作压力,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里互助更是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60后”帮助“80后”的邻里情还在继续。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也让传统邻里关系有了更新的升华。
来源:亦庄镇
编辑:韩莉
监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