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法院走实“1+6法治同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2023-07-22 12: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出台《关于建立“1+6法治同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一镇街一支部”党建共建为统领,以“一哨点、一法官、一订单、一课堂、一活动、一通报”为抓手深度融入辖区镇街及临空经济区社会治理,全院上下迈出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步伐。

完善共建体系服务辖区发展大局

这是在大兴法院召开的一场动员部署会——“‘1+6法治同行’中,‘1’代表的‘一镇街一支部’是关键,要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调研、提前了解镇街及临空经济区的需求,谋划好共建举措,以便在签订共建协议时进一步开展交流。”这场动员会后,各党支部主动走进镇街、临空经济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签订共建协议,开展精准司法供给。各党支部、党小组作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结合辖区特色和问题订单,充分打造具有辖区特色的治理品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下一步我们榆垡人民法庭党支部将进一步聚焦临空经济区高速发展的司法保障需要,加强与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及大型航企、临空经济区建设公司等企业的‘双层’联动,不断擦亮‘法护航·向未来’品牌。”大兴法院榆垡人民法庭党支部相关负责人在与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共同开展的一场主题党日活动中如是说道。

“一镇街一支部”不仅是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参与治理中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助力党员干警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的重要路径,人民法庭干警通过参与治理实践发现问题,撰写研究文章,获评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届“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论坛”征文一等奖及三等奖,真正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用青春锤炼本领作风。

2022年,大兴法院各党支部与辖区镇街、临空经济区全覆盖共建,挂牌23个“兴法治共建基地”,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40余次,大兴法院各支部在参与治理中逐渐形成的特色党建品牌愈发熠熠生辉,先后荣获“北京法院党建创新孵化项目”“首都法院党建工作示范创新案例”“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建设优秀案例”“北京法院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全院上下在党建共建的引擎推进中越发有激情、有干劲。

深化共治举措主动延伸审判职能

“法官,请您来看一下,我们社区有件楼上楼下漏水的邻里纠纷,实在解决不了,您能过来帮帮我们吗?”这是观音寺街道社区“微法庭”中的寻常一幕,2022年8月以来,大兴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通过与观音寺街道共建全市首家社区“微法庭”,有力发挥了“一镇街一法官”的带动作用,通过社区“微法庭”支点共化解邻里漏水、商户退租等纠纷80余起,2022年大兴法院物业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同比下降25.65%,劳动争议纠纷同比下降17.29%,行政纠纷同比下降37.79%,切实促进矛盾纠纷在基层有效化解。

除了发挥立体解纷带动作用,“一镇街一法官”的职能还在不断拓展。大兴法院制定《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队伍,19人被辖区22所学校聘任为法治副校长,持续做好法治教育及协助依法治校工作。积极创新法治教育形式,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暑期、秋季开学季等重要节点,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讲授法治课36次,与区教委、团区委合作录制4期“云端”精品普法课,不断拓展“蔷薇课堂”品牌效应,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大兴区高标准推进“四区三基地”建设,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升级实现飞速跨越。大兴法院通过“一镇街一课堂”为辖区企业提供营商环境政策,助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以前都是我们确定内容为镇街普法,现在我们通过‘1+6法治同行’机制,提前向企业收集经营‘痛点’,精准有效提供司法供给。”大兴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大兴法院依托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开展“一镇街一订单”,精准对接社会需求,2022年共接到通过12368热线及线下形式开出的诉源治理工单共91次,工单来自镇街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大兴法院积极响应,提供专属“法律服务包”,订单响应率达100%。积极发挥“一镇街一哨点”作用,对涉民生案件矛盾风险进行高效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采育人民法庭党支部在涉诉案件中发现问题,主动“吹哨”,通过积极协调辖区党委政府、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10余家单位,222起欠薪纠纷得以公正高效化解,获得当事人一致称赞,案例获评“北京法院涉民生民事案件典型案例”。

巩固共享成果涵养社会法治文化

天下首邑,安澜永固。大兴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为大兴法院司法文化提供了沃土。随着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日趋交织,社会公众精神文明需求更加迫切,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更需要打造社会共治同心圆,为社会治理释放大能量。

“法官同志,您能帮我看看他们说的这个养老服务可信吗?”在大兴法院刑事审判庭党支部开展的法治宣传活动上,干警一边为村民发放着《诉讼服务指南》《疫情防控案例手册》,一边为60多岁的李奶奶抛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回答,详细地阐述了养老诈骗套路,提醒她注意提防诈骗陷阱。

“通过审理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我们建议在村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方面要规范履职,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红星法庭党支部相关负责人正向瀛海镇通报法律问题和司法建议,针对12368诉源治理工单中反映强烈的司法需求,大兴法院通过“一镇街一通报”为解决辖区治理难题提供解决路径,还通过发出司法建议,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成效,2022年共发出司法建议27篇,得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东物流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大兴支行等多家单位积极回应;同时对具有风险隐患的个案发送特别提示,及时堵住管理漏洞,例如在审理一诈骗案件中,发现学校聘请具有诈骗犯罪前科的人担任外聘教师,就此问题向校方发送司法建议并督促整改落实。

“大兴法院如何通过‘1+6法治同行’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在大兴法院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大兴法院相关负责人正回应着来自北京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各镇街及临空经济区负责领导、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执行局为例,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围绕群众关切热点开展“四季系列行动”便民惠民行动;行政庭通过总结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查年度报告》,助推辖区法治政府建设;审管办(研究室)围绕辖区关注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数据翔实的研究报告……”

当下,党建引领、法治赋能、综合施策、多元解纷、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实践正在大兴法院火热开展,构成一幅生动的参与治理图景,区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肯定,《民主与法制时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法治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政法网、大兴广播电视台、《前线》杂志客户端等给予深度报道。

“踏上新征程,大兴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能力水平,努力为新大兴新国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大兴法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来源:大兴区人民法院

编辑:刘洋

监审:赵亮


作者:

北京大兴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