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大兴区瀛海镇,深入了解并刊登了瀛海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亮点和成效,现将文章摘要如下:
摘自:《文明中国丨文明新风擦亮“新大兴新国门”形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大兴做法”》
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总要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新国门”建设目标充分融合,积极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大兴做法”,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等多种“接地气”的方式,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
瀛海镇: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诗词培训、健康义诊、应急救护培训、法律咨询、软笔书法、走进京剧……在大兴区瀛海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展板上,记者看到七月的课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文体活动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图书馆陆陆续续迎来了周边的市民朋友。
“乒出快乐 乓出精彩”八个大字烘托出乒乓球室的“文打”和“武打”两种不同的运动氛围:一组对打者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一气呵成,抢攻、拉球、扣杀,双方激烈角逐,时不时收获“好球”的称赞;另外一组对打者在发球、捡球间自由切换,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们经常过来挥几拍,打得好不好是次要的,主要是这里环境好、离家近,还能锻炼身体,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乐趣。”现场参加活动的群众说。
“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文化活动。”瀛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瀛海镇组织了“百姓宣讲”“文史馆里讲党史”“强国复兴有我”“文明系列学习讲堂”等各类理论教育服务60余场,开展系列文化活动120余场,参与群众3800余人。为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还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各类志愿宣讲活动。
据介绍,瀛海镇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统筹谋划,探索打造了8大品牌惠民服务,在全镇设立40余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辐射周边20个社区,群众可就近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搭建“文明实践活动大舞台”,培育、礼遇文化活动带头人和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伍,带动群众开展活动、传播乡风文明。
“目前,瀛海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9个,实践基地2个,有效实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瀛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摘自:《文明中国丨多点发力扮靓文明“新风景”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北京市大兴区》
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大兴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形成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网络布局,实现了全区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与文明发展格局。
7月14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北京市大兴区,感受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果。
来源:新华网、大兴区瀛海镇
编辑:郭恒
监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