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的一天丨李燕琳:居民想要的 就是我们该干的
2023-12-16 12:1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社区书记是党在社区工作的领头人,也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在观音寺街道,社区书记把家安在社区,把心留在社区,把日子融在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坚守初心和使命,砥砺奋进,倾情描绘基层治理的同心圆。时值岁末,观音寺街道公众号推出“社区书记的一天”专栏,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解锁他们的成长密码。

当你老了,你想生活在怎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对于观音寺南湖园社区的居民来说,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就是专属于他们的养老胜地。这里既有舒适悠闲的生活环境,还有日渐升温的人文关怀。

“凡是居民想要的,就是我们该干的。”今年7月,50岁的李燕琳带着20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和这句口头禅,就任南湖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她,以情为先,以民为重,守护着社区的和谐稳定,短短四个月便与居民打成一片。

11月14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记者跟随李燕琳书记探寻南湖园社区的和谐密码。

“社区最重人情

沟通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

9:20分,社区服务站迎来了第一位到访者。

“窦姨,您来啦。”李燕琳隔着窗户,远远地就看见了走进小院儿的窦奶奶,她连忙起身招呼,将老人迎进了屋里。“也没啥,我就是来问问33路汽车的事儿。”窦奶奶笑着说。

老人说自己昨天刚从外地回来,没想到在公交站等了半天也不来车,只好花30多分钟,从团河走回了小区,所以想来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由于南湖园社区所处位置相对较偏,只有33路公交车一条线路。不巧的是,前几日因故临时封路,公交只能绕路甩站,对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李燕琳对此也是相当焦心。她立即将问题上报街道,并与多方联系,公交公司、交通局、城建部门,被她找了个遍。最终,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敲定在附近的福仁路增设34和37两条线路的公交站点。

“昨天早晨,交通局已经来看了,拆掉栏杆之后,画上公交专用的车道线,用不了两天就能通车了。从站点到家的时间和33路差不多。”李燕琳详细地介绍了相关的情况,窦奶奶表示理解,也对社区的工作效率表达了认可。

送走窦奶奶,李燕琳对记者说:“沟通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社区的很多事没法预料,能解决马上解决,不好解决的就要及时沟通,讲明情况。社区最重人情,只要该做的事情确实做到位了,居民基本也都能理解。”

“我们的经费

都是用来为居民服务的”

9:40分,小区改造的施工方代表小吕和警务安全人员进入了李燕琳的办公室。在收到有房屋避雷针破损的消息后,李书记便和他们约好时间,一起对房屋的防雷系统进行逐一排查。

10:15分,7栋楼全部检查完毕,李燕琳在警务人员的指导说明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了标记,并与施工方沟通修缮事宜,督促其尽快完成排患工作。直到10:40小吕离开社区,李燕琳才终于有时间喝上一口水。“其实我是一个特别爱喝水的人,但有时候一天也喝不上几口。”她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11:20分,上午的工作已安排妥当,李燕琳开始带着记者在社区内例行巡视。“您遛弯儿呐。”“今儿没出去啊。”路上,李燕琳和遇到的每一位居民都热情地打着招呼,也都得到了亲切地回应。

当天天气很好,蔚蓝的天空上点缀着淡淡的云彩,冬日的暖阳洒满了整个南湖园。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有几位老人在散步,也有人在楼下的长椅上晒着太阳,享受着静谧悠闲的时光。

美好的阳光来之不易。

李燕琳刚到南湖园的时候,这里的道旁树呈现出“野蛮生长”的状态,不仅遮挡视线,影响采光,有些树枝甚至频繁剐蹭居民家的窗户。当时正值北京的大风季节,社区门口的泡桐树甚至被风拦腰吹断。茂密的大树始终都是不小的安全隐患。社区居民多有抱怨。

李燕琳集合多方意见,利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寻找工程团队,通过近十天的修剪清运,才将社区内的树木全都打理成如今这副“守序”的模样。“现在有点秃,再长长就好看了。起码现在街上亮堂多了,居民也不再抱怨采光了。凡是居民合理的诉求,都尽量满足,咱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李燕琳说。

▲树木修剪后的南湖园

随后,李燕琳又向记者介绍了更多的社区“微改造”成果:新修的路面,新换的路灯,新设的公共晾衣架,新建的自行车棚,新增的电动车充电口……“这些都是我们按照‘四微五兴’工作要求,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做的。”李燕琳略显骄傲地说。想起社区服务站里那些“古董”办公设施,记者不免有些好奇:“改了这么多地方,办公室里为什么没跟着翻翻新?”“我们用不着,我们的经费都是用来为居民服务的。”她说。

▲新建的自行车棚

▲新建的公共晾衣架

“居民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能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吃完午饭,简单休整,13:30分,李燕琳回到办公室,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她先接了几通工作电话,然后和社区工作人员清点起了物资。马上,她们就要去到70岁以上老人的家里安装燃气灶定时器。

南湖园属于老小区,目前还没通天然气,居民们基本都还在用煤气罐生火做饭。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容易忘记关火。为此,南湖园社区特意购置了一批燃气灶定时器。“其实这也是我在和老人聊天的时候想到的。有时候,居民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李燕琳说。

▲李燕琳为老人家安装燃气灶定时器

14:20分,李燕琳首先来到了四号楼窦奶奶家。说明来意后,立马动手,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开始安装。窦奶奶一边和她拉着家常,一边夸奖她什么都会。李燕琳则谦虚的表示,哪儿能什么都会啊,都是现学的。20分钟之后,定时器安装完毕,李燕琳耐心地为老人讲解用法,两人就像是相识多年的忘年交。

此后李燕琳又连续走了几户。从将近90岁的穆奶奶家出来的时候,老人跟着她来到了单元门口,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下次再有什么捐款的活动,想着叫我,我也想为社区出点力。”“您呀,好好生活,开开心心,长命百岁,就是帮了我们大忙啦。”李燕琳的脸上满是幸福。

“照顾好老小

维护和谐的工作就好做了”

16:30分,李燕琳回到办公室,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紧接着,她就召集大伙儿,开始了社区的清洁维护工作。

“小区没有物业,很多事儿都得我们来做。不过社区不大,每个人分管一片区域,也都忙得过来。”她将在路上捡拾的烟头扔进垃圾桶后接着说,“我们这儿的人都挺勤快的,整体卫生也不错。”

清洁完毕,天色已经渐暗。

17:30分,该下班了,但社区会议室的一项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手工彩绘活动却刚刚开始,李燕琳还得忙上一阵子。看着15个参与活动的孩子,在布袋上勾勒着自己对于美的理解,李燕琳的脸上也美美的。

据她介绍,南湖园社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传递文明理念,拉近与居民的距离。为了方便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活动时间基本都会安排在周末或是下班放学之后。

“在社区工作,牺牲一些个人时间,这很正常,我们也都已经习惯了。这些活动大多面向老人和小孩,毕竟老小都是家里的宝,把他们照顾好了,维护和谐的工作才好做。”李燕琳说。

18:30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临别时,李燕琳谈到了自己对社区书记这个身份的理解:“我就是一个为居民干活、解决问题的人。主动把该办的事儿都办好,居民自然就支持你。”

李燕琳称她最大的梦想是把南湖园改造成花园式小区,因为这里老人多,环境好了,心情才好,才能长寿。而在当下,她的首要工作是要尽快落实通天然气和引进物业的事。

来源:大兴区观音寺街道

编辑:刘洋

监审:赵亮


作者:

北京大兴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