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寨村坐落在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宜人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中华名果”,被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和北京市果树学会联合认定为“北京市唯一性果品”——北寨红杏。人人都知道北寨红杏味美汁多、甜香润爽,但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却鲜为人知。
6月,临近夏至,正是北寨村万亩红杏成熟的好季节。清晨4点,天刚蒙蒙亮,许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孔凡利就已经来到他的“孔府杏园”,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孔凡利,今年53岁,是北寨村知名的果农,有着20多年的红杏种植经历,说起北寨红杏,孔凡利如数家珍。
“我们北寨昼夜温差大,土壤由火山岩分化而来,富含多种元素,所以长出的红杏甜度高,营养全。正宗的北寨红杏特点突出,果大形圆,黄里透红,果肉紧实,皮薄肉厚,鲜食不伤胃,核小仁儿甜,离开了咱北寨的环境和土壤,就种不出这样的味道和质量。”孔凡利一边介绍,一边爬到梯子上摘红杏。“红杏皮薄,摘杏的时候要像握着鸡蛋一样,掌心不要用力,手指捏着杏蒂轻轻一转,杏就摘下来了。千万不要把杏枝拽下来,没了杏枝明年就没法结果了。”
作为村里的能人,孔凡利也曾离开家乡外出闯荡。2000年,孔凡利回到家乡时,看到了北寨红杏的发展前景,下定决心开始种植红杏,准备大干一场!刚开始并不顺利。但多年的打工经历,磨练了他的耐心与细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几年基本上每天都是泡在园子里的。几年摸索下来,孔凡利总结了一套种植红杏的方法:首先不打除草剂,保持土壤的品质;其次不使用化肥,否则影响红杏口感。
在肥料的选择上,孔凡利也是经过了一番对比和选择,最后选用羊粪作为有机肥料。羊粪含钾高,种出的红杏颜色好,外皮亮,味道甜。唯一的不足就是成本比较高。但看到前当采摘的客人夸他家红杏甜的时候,孔凡利更坚定了要用好肥料种出好红杏的决心。用心付出,必有回报。每年红杏满枝头的6月,孔凡利的订单都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回头客都来购买他种植的红杏。
除了精心种植出色香味俱全的红杏外,还有一件事格外让孔凡利骄傲。2006年6月,一位50多岁的大姐来到孔凡利的果园。在尝过红杏后,一下子就买了80箱。可装完车后,大姐一摸口袋:“哎呀,忘带钱包了!”孔凡利:“没事,大姐,您先拉走,别耽误您的事,您回头给就行。”大姐很是惊讶:“这能行吗?你要是信任我,周六我就把钱给你送过来。”转眼,周六到了。大姐打来电话:“兄弟,我出差了,下周二给你送钱过来啊!”孔凡利的爱人一听,有点着急了:“老孔,咱不会是上当了吧?”孔凡利听了,摇了摇头,没作声。周二上午,买杏的大姐来了。她感动地说:“小孔,姐佩服你。第一次见面,4000多块钱的红杏就让我拉走了,连欠条都没让我打。”孔凡利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姐,您能来我这就是缘分,我也是个实在人,不用那么麻烦。”以诚待人,必有回报。从那以后,这位大姐每年都来买杏,购买量都在200箱。
这段往事被孔凡利写在了自己的宣讲稿里。2014年,孔凡利参加“爱在平谷·做最美北京人”百姓宣讲团,饱含感情和自豪地介绍小小红杏如何誉满京城的故事。孔凡利说:“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农人,但我也是孔子的第74代子孙,诚信做人是我一生都要恪守的品德。”
现在正是红杏采摘销售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响,北寨红杏的主要销售渠道改为线上。在南独乐河镇第六届旅游文化节暨北寨红杏品鉴季云端开幕上,直播带货、在线下单成了北寨村最流行的一件事。在“独乐好物·北寨红杏”带货直播上,200份秒杀价19.9元三斤装的北寨红杏1分钟秒光。孔凡利对网上销售也十分看好,“随着我们红杏的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也不断走高,网上销售更是让我们北寨红杏走得更远的一条路!”
无论如何忙碌,孔凡利都会在清晨,静静地坐在果园里一会儿,享受着这硕果累累的丰收时刻。每当有风吹过,红杏枝头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也在和他诉说着什么。
供稿/南独乐河镇宣传部
编辑/李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