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家谈 | 坐地铁自带小板凳?专家:安全隐患较大,不建议使用
2023-11-08 17: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今年以来,北京地铁客流显著提升,工作日“千万”客运量成常态。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些乘客自带小板凳插空就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那么,这种自带板凳就座的行为有哪些安全隐患和不良影响?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为应对大客流压力,北京地铁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地铁不文明行为,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方式?在优化乘客出行体验方面,又做了哪些努力?
“交通大家谈”第333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路网调度部部长宫振冲、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轨道所所长王书灵、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主管曹琼、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运营保障部经理张晓波做客直播间,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地铁文明出行话题。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栏目,并通过节目留言,我们将根据市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
近日,在北京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些乘客自带小板凳插空就座,引人关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港地铁”)均表示,目前未有明文禁止“携带小板凳进站”,但从文明乘车及安全因素考虑,倡导乘客在乘车时不使用小板凳。北京地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宣传提示工作,如在车站及列车内张贴标识、播放广播等,提示乘客请勿使用自带椅凳;车站安检员、列车乘务管理员也将加强宣传引导和提示。
对于乘客自带小板凳就座的行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轨道所所长王书灵表示,未固定在车厢的小板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旦行驶中的列车遭遇紧急情况,小板凳容易发生倾斜,影响乘客安全;一个“板凳乘客”,很有可能占据2-3个站立乘客的空间,在高峰期不但影响车厢的载客容量,也可能影响乘客正常的上下车秩序;“板凳乘客”的低座位、低视角容易让周边乘客,特别是穿裙子的乘客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王书灵认为,一些乘客携带小板凳就座,也反映了乘客的个性化需求,这也对城市交通个性化出行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长距离通勤确实消耗体力,对于有座位需求的乘客,可以考虑提供定制化公交服务或引入市场力量,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远距离城市通勤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据了解,自带小板凳乘坐地铁的现象在上海、广州,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等城市都有发生,对此各地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例如,上海采用车内广播的形式提醒乘客不要使用自带椅凳,广州、伦敦采取提醒、巡查和处罚措施,明确禁止使用自带椅凳,东京还通过增加车站便民设施和服务项目,减少乘客自带椅凳的现象。
此外,针对地铁出行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在车厢内大声喧哗、手机外放声音较大、爱心座椅长时间被占用等现象,北京地铁将通过加强相关宣传提示广播,加强现场组织引导,设计主题宣传画,循环播放文明出行宣传片,对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群体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和帮助等措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明出行理念传递到乘客中,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文明、便捷的出行环境。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