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到2024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从“蓝图”到“现实”,三地交通一体化的手越牵越紧,引领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那么,10年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对百姓的出行有哪些影响?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还有哪些规划?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未来将如何惠及京津冀地区的居民?
“交通大家谈”第347期节目邀请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高级经济师侯立波、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孟宪伟、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投发管理部总经理孙彬做客直播间,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10年的变化和发展。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栏目,并通过节目留言,我们将根据市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
京津冀率先实现区域主要机场统一管理
目前京津冀区域主要机场建立了统一的机场管理体系。2015年5月20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与河北省国资委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河北机场集团公司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管理,在我国四大城市群中率先实现对区域主要机场的统一管理。目前,除唐山、邯郸机场外,京津冀其余运输机场均由首都机场集团管理。
十年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秦皇岛北戴河机场、承德普宁机场等相继建成投用,邢台机场于2023年底顺利通过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审查。京津冀地区正形成以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两座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天津、石家庄机场为两翼,其他支线机场协同发展的双核两翼、多点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格局。
随着京津冀区域机场群的发展,区域机场旅客吞吐量由2014年的1.1亿人次,最高至2019年的1.47亿人次,增长了约34%,其中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最大,旅客吞吐量2018-19年连续2年突破1亿人次,连续10年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旅客吞吐量1.23亿人次,通航国内外300余个航点,京津冀机场群旅客总量居世界机场群前列。
同时,京津冀联合推动城市航站楼建设运营。2019年9月25日,大兴机场在地铁草桥站谋划设立了首个城市航站楼,并在开航投运仪式当日与大兴机场同步启用。此后,固安、涿州、廊坊三座跨省异地城市航站楼陆续投用。2023年3月25日,廊坊城市航站楼新增首都、天津机场入驻,成为华北地区首座服务京津冀“三地三场”的共建共用城市航站楼。目前,京津冀地区共运营25座城市航站楼,实现将航空功能前移至城市,为京津冀的航空旅客提供同服务、同标准、同品质的出行体验。
多式联运产品
多元化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推动构建京津冀机场间“地面一张网”,京津冀机场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以大兴机场为例,连接大兴机场的轨道交通有三条,包括京雄城际,大兴机场线地铁专线以及津兴城际铁路,旅客从大兴机场出发,到北京西站仅需28分钟,到雄安新区或到北京南三环附近的草桥站仅需19分钟,到天津西站最快41分钟即可抵达。
持续打造多元化“空地联运”航空出行产品,推动空铁空海等联程联运,打通航空与铁路售票端口对接,实现在航空公司 APP、互联网网站、12306 等多平台“空轨联运”产品联售功能,实现旅客“一站式购票”,一次支付购买航空、高铁车票。例如,旅客在各类旅行服务的APP中,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选择“飞机+火车”选项……仅需几分钟,就能实现空铁联运一站式购票。北京南城的旅客,根据飞行目的地和机票预算,可以便捷选择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和天津滨海机场的空铁联运机票。从草桥城市航站楼出发至大兴机场最短仅需19分钟;从北京南站出发到天津滨海机场2号航站楼全程轨道交通“零距离换乘”,最短仅需要63分钟;从北京西站出发至正定机场高铁站,通过免费巴士连接机场与高铁之间最后一公里,全程仅需120分钟。如今,“轨道交通+航空运输”的联运模式已经成为广大京津冀旅客的重要出行方式。
在旅客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中转便利化服务。以前,如果两段航班分属不同航企,旅客需要二次值机和二次托运。现在,在首都机场,选择海航与川航这种跨航企互转航班,只需要在第一站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手续。大兴、天津、石家庄机场都联合相关航司推出了通程航班产品,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货物运输通过多式联运方式,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货物可便捷抵达全国各地。比如,河北机场集团推出的货运“空空中转”业务能够当日抵达目的地,张家口太仆寺旗的冷鲜牛肉,就可以“搭乘”张家口机场航班经石家庄中转,5-8小时即可顺利运抵杭州等地,主打一个“鲜”。再如,产自内蒙的葵花籽油,搭乘全货机从内蒙古巴彦淖尔机场运往天津滨海机场后,转运至天津港港口,最终通过海路运输抵达台湾高雄。
此外,继国内航班“全流程自助化”之后,在国际航班通关上也实现了智慧出行。首都机场乘坐国际航班的旅客现在只需要刷证件、扫个脸、过闸机就能通关。为提升口岸通关便利性,首都机场持续推进“再造国门”项目,对快捷通道进行系统性修缮改造和技术升级,加快边检快捷通道龙门架建设。建成后,将依托龙门架安装监控及防尾随设备,采用投影引导灯、人脸指纹检测、正面自动面相抓取、视频防尾随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便捷性,让通关流程更高效安全。
逐步提升京津冀机场群
对外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未来三地将持续加强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政策协同、统筹协调、总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形成发展合力。加强空域、航权、时刻、综合交通等关键资源配置,提升京津冀机场群对外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加宽松的国际机场过境免签、免检政策,推动机场间客货的一体化通关;推动“电子通关”、国际通程航班海关监管政策优化等先进实践先试先行;推动京津冀空铁联运试点和智能化水平,共建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和世界级机场群。持续完善航线网络,优化航空快线产品,提升核心航点频次。优化中转产品服务,扩大跨航司通程航班产品航线网络覆盖,提升通程航班效率。拓宽营销渠道,与航空公司、OTA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特色航空产品,提升航空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