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惊喜
近日
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
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
成群地出现在房山区石楼镇三叉河湿地
它们时而在河滩戏水、觅食
时而翱翔天际
与周边田林、草木、房屋相互交融
宛若一幅唯美的自然画卷
三叉河湿地周围环境优美
水质清澈,水流平缓,浅滩遍布
河流里小型鱼类众多
适宜的栖息环境
充足的食物来源
自今年1月初
便吸引了生性“挑剔”的黑鹳
组团飞到这里,栖居于此
近年来
房山“红绿蓝·生态眼”志愿者联盟
一直在关注房山创城创森工作成果
听到黑鹳组团栖居的消息后
联盟摄影师们
迅速来到石楼镇三叉河湿地
用镱头记录这一罕见景观
“这种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分布有1000只左右,虽然咱们房山区是‘中国黑鹳之乡’,但平时也只能在拒马河、大石河等山区地段发现一些,像今天这样成群地栖居在平原地区的景观,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位来自园林绿化部门的摄影爱好者兴奋地说。
近年来
房山创城、创森工作成效明显
区域环境迎来生态巨变
三叉河湿地只是石楼镇
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一个缩影
现如今
在全镇多处区域内都可以监测到
黑鹳、褐马鸡、金雕、秃鹫
白鹭、乌雕、草原雕、白肩雕
天鹅、青头潜鸭等成群的
国家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此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背后,是石楼镇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的担当。一直以来,石楼镇积极响应市、区号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全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平原造林工程,形成了东、西、南三大森林景观体系,成为房山区重要的平原造林乡镇。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绿海田园气息浓郁,让石楼镇宛若镶嵌在房山大地上的一颗“绿宝石”。2012年石楼镇被北京市授予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称号。
大批黑鹳等珍贵鸟类的到来
不仅扮靓了房山
也让房山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同时
它们的栖息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黑鹳之乡十渡
到后来的佛子庄、青龙湖等湖泊流域
再到现在的平原生态乡镇石楼
这些都已成为房山生态环境
持续向好的标志
绿色生态是一个城市的底色
生态乡镇石楼就是房山生态新城上
镶嵌的一颗“绿宝石”
而大批珍稀鸟类的定居
让房山生态新城的底色更加亮丽夺目
近年来
围绕“中国黑鹳之乡”建设
房山区园林绿化局主动而为、多措并举
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截至2021年,全区共有野生动物33目84科30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包括黑鹳、褐马鸡、金雕、秃鹫、乌雕、草原雕、白肩雕、白尾海雕、青头潜鸭、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包括斑羚、豹猫、红隼、震旦鸦雀等,地方重点保护及“三有保护”动物100余种,包括苍鹭、小䴙䴘、普通雨燕、中国林蛙等。
下一步
房山区将继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力度
努力为野生动物栖息
打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努力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
房山区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