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包原材料变身“大国重器”C919首台套零部件,来看房山这里的硬操作
2024-01-02 15:2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3年5月

承载国家意志、民族梦想

人民期盼的

“大国重器”大型客机C919

腾空而起

举国欢庆

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此前全球也只有波音、空客两个大飞机“寡头”,而拥有大型客机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国家也屈指可数。

大型客机C919从立项到商业飞行历经16年,不包括机载系统,仅大飞机自身的部段、部件,如果全部拆成零件,总共约有100万个小零件,这其中就有产自我们房山的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位于北京良乡经济开发区,置地22亩,建有研发办公楼3800平米,生产车间4200平米,专家评审论证中心2000平米。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研发及制造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种类涉及国产大飞机、无人机及发动机喷管、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先后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等10余项,已授权专利14项。

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PEEK材料产品,应用于C919飞机废水、灰水管路等处,一次性压铸成型的制作工艺,为飞机减重32.5%,真空管路减重35%,抗压耐高温性能却与钢板相当,既满足刚强度和轻量化设计要求,也能满足阻燃防火等功能要求,具有降低系统成本、完善设计自由度等优点。

PEEK材料属于非金属高性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制造是一种趋势,目前国际领先技术应用制造飞机占比已接近50%。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为技术创新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航工业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与研究中心等十多家单位合作,不断追求产品质量和技艺水平。

在位于北京良乡经济开发区的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排列整齐,一包包粉末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从60平米原材料低温冷库出来后,经过公司拥有的两台热压罐、400平米恒温恒湿净化间、烘干房、库卡机器人切割打磨、压力机、缠绕设备等诸多环节,经过注塑成型、热成型、缠绕成型、非金属管路热弯成型及其管口成型、热压机模压成型、拉挤成型等生产制造工艺,最后形成了PEEK材料——飞机部件、汽车部件,碳纤维——无人机、台架等各类产品上百种。

一包粉末变身飞机零部件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同建造大型客机C919一样,这一路走来有多艰难,大飞机人的意志就有多坚强。

(图右为张文国)

北京飞航吉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国,是地道的房山人,曾任史家营煤矿矿长,2010年,随着战略性调整,山区开始向绿色生态涵养区转型,彻底关停煤矿。张文国坚信,创业的道路有千万条,惟有创新闯出路、实干谋发展,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抱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选择了做别人做不了的事,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高性能复合材料,创业之初,张文国的团队就对标行业先进,坚持自主研发,由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在注塑成型时工艺要求较高,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这技术“冷板凳”要坐多少年,能不能坚持到成功,他们心里没有底。

凭借矿工特有的坚忍不拔与执著追求,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打破瓶颈,所生产的零部件经过最为严苛的试验,在C919及ARJ21飞机上均取得相应适航资格,并于2017年应用于C919首台套。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飞机C919和ARJ21的供应商,于2013年以绝对竞争优势获得了中国ARJ21飞机线束导管的业务,并于2014年通过适航局审核取得合格证明。已成功被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发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认可,并确定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更是迎来了技术创新爆发期,一项项专利技术证明了他们的艰辛与成果,助力我国航空航天和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

房山区不断加大为企服务力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房山

还有很多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

他们扎根这片热土

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非凡梦想

让我们为他们加油


作者:

北京房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