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纸笔”:从“乐考”走向“乐学”
2021-09-14 15: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消息一出,引发热议。考试怎么考?成为家长们热切关注的话题。

其实,从2015年起,东城区一二年级小学生就已经告别纸笔统一测试,接受“乐考”的综合评价。所谓“乐考”,就是设计一些非书面考题,引导小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应对。运用立体图形走出迷宫、在中轴线上汉字闯关、“科技嘉年华”里用英语对话……在期末学业展示中,没有纸笔答卷,没有“考试”的名字,“考场”也变成了“冰雪世界”、中轴线和“科技嘉年华”。这样的期末学业展示已经成为孩子们期待的一场游戏。

据了解,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015年,东城区65所小学(含初中小学部)一二年级的学生,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取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纸笔统一测试,纸质的期末考试转变为游戏考试,自此,“乐考”首次实现八大学区全覆盖。

如今已是东城“乐考”进行的第7个年头,“乐考”逐渐走进生活,不再单纯强调让学生玩得痛快,更强调他们在玩中有所收获。各个小学的“乐考”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推动学生在“乐考”中实现“乐学”。

关注1

“乐考”怎么“考” 在“冰雪世界”闯关

不用“纸笔”,小学一二年级考试该怎么“考”?

一年前,东崇前学区一年级学业展示活动请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当“考官”,崇文小学的室内体育场变身“冰雪世界”,东崇前学区5所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通过闯关的形式完成了“乐考”。

活动中,学生们沉浸在“冰雪奇缘”的童话世界里,与老师扮演的艾莎、安娜公主一起在冰雪王国中畅游,用英语对话,交流冰雪运动经验。一名英语老师说:“如果小同学不会滑冰滑雪,老师会引导话题,让他们在寒假多参加冰雪活动,体验冰雪乐趣。”

在语文主题区,汉语拼音拼读的词汇、句子也都和冰雪相关。穿越汉字之门,寻找埋藏在雪林深处的拼音宝藏,再回到雪后京城与“雪容融”一起读诗文。一位闯关成功的小学生说:“做了游戏,还学到了冰壶知识,很有意思。”

“萌动冰世界”主题区是数学小能手们的智慧舞台。学生们首先要在“数字星冰乐”里展示口算技能和心算技艺,开启数学大门;然后在“冰雕寻趣”的立体空间迷宫里,运用立体图形找到前进的方向,接着在“冬奥时刻”里准确数出每个钟表表盘的时间,才能最终来到冰世界的深处找到“冰墩墩”,与“冰墩墩”一起探秘数学题背后的小秘密。

一名数学老师说:“有些家长担心到了三年级期末变成试卷考试,孩子会不适应,其实在‘乐考’过程中我们会尽力合理设计知识点,比如通过简单的数学图画方式提问,这与今后高年级将要学到的线形图等都有关联,潜移默化引导孩子们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奥运五环、主题海报、冰雪短片、憨态可掬的冬奥吉祥物……学业展示活动现场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冬奥氛围。在“冰雪乐园”中“开考”的还有板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们。

“冬奥知识我了解”“冬奥图文对对碰”“运动项目我了解”……在这些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精心设计的板块中,学生们一会儿津津有味地大声朗读词卡,一会儿认真计算回答冬奥问答题,一会儿仔细辨别不同位置的冰雪项目。这场别开生面的学业展示活动,不仅将口语表达、实践应用、自信展示巧妙地有机融合,还激发了学生们对冬奥运动项目的无限热情。

关注2

“乐考”选在中轴线 让小学生“考”有所获

如何让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考”有所获?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一年级的学业展示“地点”选在了中轴线上,主题是“中轴寻宝奇遇记”,各学科教师利用中轴线上故宫、北海、景山等名胜古迹创设学习情境。

语文学科把拼音、汉字、阅读等知识点,与故宫里的大殿结合起来,学生一路通关就可以体验一把“金榜题名”的乐趣。数学教师将目光聚焦到了北海,登上白塔找图形、在九龙壁中找秘密等环节,将认识钟表、拼摆立体图形、20以内加减法等知识点涵盖。该校学生李嘉榕说:“‘乐考’很有意思,我一点儿都不紧张。”

“我们希望设置真实问题,让孩子真体验,真解决问题。”该校一名教师说,“作为北京的小学生,应该关注这座城市里正在发生的事儿。比如很多北京人都在为了中轴线申遗做着努力,所以我们选择了以此为题,引导学生关注北京,主动参与到古都保护中来。”

学生刘奕涵的家长说:“学业展示当天,孩子是忐忑地进校,高兴地回家,一路上拿着一个盖满印章的小册子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看她的兴奋劲儿就知道是‘考’好了。我问她‘考’什么?她说不是考试,是做游戏。通过‘乐考’,我体会到学校不仅关心学生是否学会了知识,更关心孩子是否掌握了方法、形成了好习惯,是否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是作为家长愿意看到的。”

关注3

“乐考”形式不断创新 推动实现“乐学”

在东城区“乐考”实行的7年间,各学校不断创新“乐考”形式。

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黑芝麻胡同小学,一二年级学业展示活动就像是一场红色足迹寻访之旅。今年初,学校结合本学期开展的“访南锣 寻红色记忆”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出符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教材特点的学业水平展示活动,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北大红楼、故宫、黑芝麻胡同……这些家门口、校门口的景观“变身”为学生们的虚拟实践活动现场。在学业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任选一个红色景点探究。一年级的小学生需要认真拼读经典名字和与其历史文化相关的词语,并计算游览各个景点的时间。二年级的小学生则要完成读写练习、地图上测量距离、用英语与外国游客交流等闯关任务。

该校老师表示:“我们将学生的生活场景与学科任务相结合,让他们在景点游览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探索过程中,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百年来的飞速变化,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这座自己生活的城市。”

此外,培新小学为一年级的学生精心打造了一场“乐考科技嘉年华”。操控机械车完成“欢乐诵读”、破解算数题操作“智慧赛车”、玩转英语口语“七彩转盘”,各学科和科技的巧妙结合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乐享“乐考”。

该校老师说:“‘玩耍’是孩子天性的成长规律,尤其是对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选择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学业展示,不仅可以在玩中检验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与新鲜感体验一把‘科技筑梦未来’的神奇。”

实践证明,没有笔试,一二年级的“小豆包”们一样能够学到知识并取得好成绩。如今,“乐考”不仅为东城学校和家长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更加注重让学生“考”有所获,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本领,通过“乐考”实现“乐学”。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