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在北京正阳门箭楼,由北京市文物局和腾讯联合发起“数字中轴,点亮文明——北京中轴线申遗‘数字中轴’启动仪式”。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东城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出席启动仪式。
会上同时发布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联合腾讯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打造首个数字形象——“北京雨燕”,并发布其宣传片及数字藏品,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宣传片以“北京雨燕”的视角带观众直观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多个遗产点,其中,国家一级演员吴刚担任“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人”,以声音出演北京雨燕。
点击视频一起了解 这条长达7.8公里 京城的脊梁轴线之美吧
在北京人的印象之中,北京雨燕总喜欢围绕着北京高大的城楼飞舞,所以老北京人亲切地把这种雨燕称为“楼燕儿”。
北京雨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已经在中轴线正阳门上筑巢600多年,可以说是北京中轴线上正儿八经的原住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妮妮”,也是以北京雨燕为原型设计的。可以说,“北京雨燕”是历史北京、文化北京、生态北京的代表之一。
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根据不同遗产点设计了20款的“北京雨燕”数字形象,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腾讯的数字技术能力,让每一位用户领取到的都是“千燕千面”的数字藏品,可能拥有故宫纹样的翅膀、天坛纹样的头饰、“中”字造型的身体等。该形象的设计与文化遗产的特征完美相融,以鲜活灵动的形象,诠释着北京中轴线上古都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大众来说更有记忆点,增强了大众对中轴线申遗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数字中轴”项目重点围绕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内容展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新文创等新技术,深挖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这将有助于提升北京中轴线的国际影响力,助推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发布会当天,也同步上线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有我”的线上互动体验创意,大众可以通过云端认识并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遗产点,参与助力中轴线申遗的同时,还能够线上领略古都北京中轴线的壮丽美景。
点击上图进入“云上中轴”小程序“云上中轴”小程序上线仅仅5个小时,就有50多万用户参与创意互动,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人,发行的首批北京中轴线纪念版免费数字藏品9999件,仅一小时就被用户领取完毕。
绵延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历史层级累积,见证了北京的城市发展与变迁,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于本次“数字中轴”项目的发布后,在数字时代持续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北京中轴线申遗 是国家以及全民共同关注的大事 全民一起助力 预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来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编辑:王耀晨
审核:魏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