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纪念馆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恢复近日对外开放。老舍纪念馆又称“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曾经的家,他在这写了《龙须沟》《茶馆》,还有耳熟能详的《猫》《养花》《草原》。今天,小编带你走进这里感受人民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
老舍纪念馆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有两间南房是门房,往西是个狭长小院,曾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也就是故居的主体部分,院内有正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1953年春天,老舍夫妇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满树硕果火红喜人,别有一番诗情画意,老舍夫人胡絜青便给这个院子起名叫“丹柿小院”。
《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茶馆》的手稿、老舍主编的《北京文艺》合订本……老舍纪念馆主要收藏老舍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版本和相关藏书,展室内陈列着老舍先生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台历、收音机等,以及收藏小物件的多宝阁,硬木镶大理石的书桌,还原了他的日常生活。
老舍纪念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16时30分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目前实行预约参观制度,同时提供微信扫码讲解服务。
文图 | 张菁